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中油杂12及其亲本对氮肥响应的差异与机制初探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油菜氮肥利用现状第12-13页
        1.1.1 油菜氮素吸收规律第12-13页
        1.1.2 油菜氮肥施用现状第13页
    1.2 氮对油菜生长的贡献第13-17页
        1.2.1 干物质和养分吸收第13-14页
        1.2.2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第14-15页
        1.2.3 氮肥利用效率第15-16页
        1.2.4 光合生理特性第16-17页
    1.3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杂种优势的体现第17页
        1.3.2 杂交油菜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2.1 研究意义第19页
    2.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2.1 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及其亲本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第19页
        2.2.2 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及其亲本花后氮素转运的影响第19页
        2.2.3 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及其亲本光合生理的影响第19-20页
    2.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3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1-43页
    3.1 前言第2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3.2.1 试验概况第21-22页
        3.2.2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第22-2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3-40页
        3.3.1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产量和产量因子的影响第23-27页
        3.3.2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各部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27-31页
        3.3.3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各部位氮含量的影响第31-35页
        3.3.4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各各部位氮积累量的影响第35-38页
        3.3.5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8-40页
    3.4 讨论第40-41页
        3.4.1 杂交油菜产量和产量因子优势探究第40页
        3.4.2 杂交油菜氮素吸收利用优势探究第40-41页
    3.5 小结第41-43页
4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第43-53页
    4.1 前言第4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4.2.1 试验设计第43页
        4.2.2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第43-4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4.3.1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花后氮素转运的影响第44-47页
        4.3.2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各部位氮转运的影响第47-50页
        4.3.3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成熟期角果氮来源的影响第50-51页
    4.4 讨论第51-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5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光合生理的影响第53-59页
    5.1 前言第53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5.2.1 试验设计第53页
        5.2.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53-54页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4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5.3.1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第54-55页
        5.3.2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第55-56页
        5.3.3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56-57页
        5.3.4 氮肥用量对中油杂12及其亲本冠层温度的影响第57页
    5.4 讨论第57-58页
    5.5 小结第58-59页
6 总结和展望第59-66页
    6.1 综合讨论第59-63页
    6.2 主要结论第63-64页
    6.3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A体细胞杂种和MA体细胞杂种胞质遗传组成和病毒抗性以及结薯特性的鉴定
下一篇: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的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