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全域旅游空间的质量研究--以云南省大理市为例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0页
        1.1.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后工业化阶段第18页
        1.1.2 旅游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第18-19页
        1.1.3 全域旅游成为发展旅游新趋势第19页
        1.1.4 旅游供需矛盾直接指向旅游质量问题第19-20页
        1.1.5 全域旅游空间质量的指标体系不完善第20页
        1.1.6 大理市旅游发展受到周边地区严峻挑战第20页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0-22页
        1.2.1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2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数据来源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4页
        1.3.2 研究方法第24页
        1.3.3 数据来源第24-25页
    1.4 技术路线第25-26页
    1.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7-40页
    2.1 概念解析及界定第27-29页
        2.1.1 旅游和全域旅游第27-28页
        2.1.2 旅游空间第28页
        2.1.3 空间质量第28-29页
    2.2 全域旅游的研究综述第29-32页
        2.2.1 全域旅游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第29-31页
        2.2.2 全域旅游研究的国外研究现状第31-32页
    2.3 旅游空间的研究综述第32-34页
        2.3.1 旅游空间的国内研究现状第32-34页
        2.3.2 旅游空间的国外研究现状第34页
    2.4 空间质量的研究综述第34-36页
    2.5 旅游空间质量的研究综述第36-37页
        2.5.1 旅游空间质量测度的国内研究现状第36-37页
        2.5.2 旅游空间质量测度的国外研究现状第37页
    2.6 研究评述第37-38页
    2.7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全域旅游空间界定第40-50页
    3.1 理论基础第40-44页
        3.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40-41页
        3.1.2 高峰体验与旅行体验模型第41-42页
        3.1.3 旅游区位论第42-43页
        3.1.4 旅游系统论第43-44页
        3.1.5 旅游圈与旅游域第44页
    3.2 全域旅游空间的界定第44-49页
        3.2.1 全域旅游空间的地域范围第44-47页
        3.2.2 全域旅游空间的内涵第47-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全域旅游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0-72页
    4.1 理论探讨第50-52页
        4.1.1 全域旅游概念模型第50-51页
        4.1.2 全域旅游空间质量概念模型第51-52页
    4.2 全域旅游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2-58页
        4.2.1 市域尺度上的评价指标体系架构第52-55页
        4.2.2 镇域尺度上的评价指标体系架构第55-58页
    4.3 各指标计算方法及数据标准化第58-68页
    4.4 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第68-71页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68-69页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第69-70页
        4.4.3 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大理市市域尺度上的全域旅游空间质量研究第72-120页
    5.1 大理市旅游业发展概况第72-82页
        5.1.1 自然环境概述第72-73页
        5.1.2 社会经济环境概述第73-77页
        5.1.3 旅游业发展现状第77-82页
    5.2 各指标计算及分析第82-116页
        5.2.1 大理市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第82-90页
        5.2.2 资源禀赋第90-93页
        5.2.3 要素配置第93-106页
        5.2.4 舒适宜游第106-108页
        5.2.5 经济联动第108-112页
        5.2.6 共建共享第112-116页
    5.3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结论第116-119页
        5.3.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16-117页
        5.3.2 评价结论第117-119页
    5.4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六章 大理市镇域尺度上的全域旅游空间质量研究第120-182页
    6.1 镇域尺度上各指标计算及分析第120-174页
        6.1.1 各镇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第120-125页
        6.1.2 各镇资源禀赋第125-132页
        6.1.3 要素配置第132-168页
        6.1.4 舒适宜游第168-170页
        6.1.5 经济联动第170-171页
        6.1.6 共建共享第171-174页
    6.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结论第174-180页
        6.2.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174-175页
        6.2.2 评价结论第175-180页
    6.3 本章小结第180-18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82-185页
    7.1 主要结论第182-183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183-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91-192页
致谢第192-194页
附录一 旅游资源分类第194-198页
附录二 问卷调查第198-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旅融合视角下高县林湖村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下一篇:二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及其应用--以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