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及缘起 | 第9-11页 |
一、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 | 第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选题现状 | 第11-13页 |
一、佛传经籍 | 第11-12页 |
二、近现代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本生故事画在绘画艺术内容上的表现 | 第13-27页 |
第一节 本生故事画的题材选取 | 第13-20页 |
一、情节性 | 第13-16页 |
二、形象性 | 第16-20页 |
第二节 本生故事画的主题的把握 | 第20-27页 |
一、舍身求法 | 第20-23页 |
二、济民情怀 | 第23-24页 |
三、孝悌之心 | 第24-25页 |
四、慈悲为善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佛传故事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 第27-36页 |
第一节 佛传故事画的造型特点 | 第27-31页 |
一、变化丰富的线条 | 第27-30页 |
二、人物造型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佛传故事画色彩的特征 | 第31-33页 |
一、具有装饰性 | 第31-32页 |
二、具有象征性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构图布局对情节选取的独特诠释 | 第33-36页 |
一、单幅式构图布局 | 第33-34页 |
二、对称式构图布局 | 第34页 |
三、连环式构图布局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因缘故事画大体艺术风格呈现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因缘故事画的绘画风格具有时代性 | 第36-39页 |
一、北凉、北魏——汉化的开始 | 第36-37页 |
二、西魏——多种风格的融合 | 第37页 |
三、北周——汉化的加剧 | 第37-38页 |
四、唐——艺术风格创新多变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因缘故事画在不同地域的绘画表现 | 第39-41页 |
一、新疆地区 | 第40页 |
二、甘肃地区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画家画匠的个人气质对因缘故事画的绘画风格具有影响 | 第41-44页 |
第五章 :佛教经变故事画的价值 | 第44-49页 |
第一节 经变故事画自身的价值 | 第44-45页 |
一、经变故事画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44-45页 |
二、经变故事画让佛教得到广泛传播 | 第45页 |
第二节 使佛教具有艺术性以及美学意味 | 第45-49页 |
一、佛教对现实美的否定及变相肯定 | 第46-47页 |
二、涅槃极乐本体之美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