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云南昆磨高速公路路域旅游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体验经济时代到来,旅途体验受旅游者青睐第10页
        1.1.2 旅游发展进入全民休闲、自驾出行和优质旅游新时代第10-11页
        1.1.3 全域旅游为路域旅游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第11页
        1.1.4 国家各部门出台文件支持和引导路域旅游的发展第11-12页
        1.1.5 路域旅游的发展亟需理论指导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3.2 实证研究法第13-14页
        1.3.3 实地调查法第14页
        1.3.4 案例研究法第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6页
    2.1 路域经济研究综述第17-21页
    2.2 路域旅游研究综述第21-26页
第3章 路域旅游发展基础分析第26-30页
    3.1 概念界定第26页
        3.1.1 路域旅游的定义第26页
        3.1.2 相关概念辨析第26页
    3.2 范围界定第26-27页
    3.3 理论基础第27-30页
        3.3.1 旅游系统理论第27页
        3.3.2 公路体验机会谱第27-28页
        3.3.3 风景道理论第28页
        3.3.4 点轴开发理论第28-29页
        3.3.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9-30页
第4章 国内外路域旅游发展概况第30-37页
    4.1 国外路域旅游发展概况第30-33页
        4.1.1 景观道路第30-31页
        4.1.2 旅游地产第31-32页
        4.1.3 经验及启示第32-33页
    4.2 国内路域旅游的发展第33-37页
        4.2.1 景观道路第33-34页
        4.2.2 旅游地产第34-35页
        4.2.3 路侧景区第35-36页
        4.2.4 经验总结第36-37页
第5章 我国路域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条件第37-44页
    5.1 路域旅游发展的机遇第37-41页
        5.1.1 公路建设迎来大发展第37-38页
        5.1.2 自驾群体的带动第38页
        5.1.3 全域旅游的推进第38-39页
        5.1.4 供给侧改革与优质旅游发展第39页
        5.1.5 旅游政策的引导第39-40页
        5.1.6 旅途需求的推动第40-41页
    5.2 路域旅游的发展条件第41-43页
        5.2.1 设施条件第41页
        5.2.2 资源条件第41-42页
        5.2.3 区位条件第42页
        5.2.4 政策条件第42-43页
    5.3 路域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及内容第43-44页
第6章 昆磨高速公路路域旅游发展的个案研究第44-53页
    6.1 昆磨高速公路概述第44-46页
    6.2 加快发展昆磨高速公路路域旅游的意义第46-47页
        6.2.1 促进路域空间旅游化,提升旅途体验丰富性第46页
        6.2.2 拓展公路旅游功能,提升公路吸引力第46-47页
    6.3 昆磨高速公路路域旅游的发展条件第47-48页
        6.3.1 资源条件第47页
        6.3.2 市场条件第47页
        6.3.3 地域条件第47-48页
    6.4 昆磨高速公路路域旅游的发展现状第48-50页
        6.4.1 公路及附属设施的旅游化第48页
        6.4.2 公路沿线空间的旅游化第48-49页
        6.4.3 公路与沿线景区联动第49-50页
    6.5 昆磨高速公路路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分析第50-53页
        6.5.1 路域旅游综合体模式第50页
        6.5.2 路域游憩型发展模式第50-51页
        6.5.3 “全域化”发展模式第51-5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7.1 研究结论第53-54页
    7.2 创新之处第54页
    7.3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与东盟旅游产业合作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婺源李坑景区—社区竞合度测度及其协调机制研究--基于村民感知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