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双马来酰亚胺概述 | 第10-13页 |
1.1.1 双马来酰亚胺简介 | 第10-11页 |
1.1.2 双马来酰亚胺的改性方法 | 第11-12页 |
1.1.3 双马来酰亚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石墨烯概述 | 第13-16页 |
1.2.1 石墨烯简介 | 第13-14页 |
1.2.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2.3 石墨烯改性方法 | 第15页 |
1.2.4 石墨烯应用 | 第15-16页 |
1.3 离子液体简介 | 第16-17页 |
1.3.1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16-17页 |
1.3.2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7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9-30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19-21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19-20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2 实验原理 | 第21-25页 |
2.2.1 氧化石墨烯制备机理 | 第21-22页 |
2.2.2 双马来酰亚胺与烯丙基化合物反应机理 | 第22-23页 |
2.2.3 氧化石墨烯还原机理 | 第23页 |
2.2.4 石墨烯功能化机理 | 第23-24页 |
2.2.5 改性氧化石墨烯与双马来酰亚胺反应机理 | 第24-25页 |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27页 |
2.3.1 基体组分配比 | 第25页 |
2.3.2 加料顺序 | 第25页 |
2.3.3 固化工艺 | 第25-26页 |
2.3.4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2.4 微观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2.4.1 X射线衍射 | 第27-28页 |
2.4.2 红外光谱 | 第28页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8页 |
2.4.4 热重分析 | 第28页 |
2.4.5 弯曲强度 | 第28页 |
2.4.6 冲击强度 | 第28页 |
2.4.7 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制备及改性研究 | 第30-37页 |
3.1 氧化石墨烯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3页 |
3.1.1 氧化石墨烯 | 第30-31页 |
3.1.2 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烯 | 第31-32页 |
3.1.3 壳聚糖和氢氧化钾还原氧化石墨烯 | 第32页 |
3.1.4 氨基离子液体和改性氧化石墨烯 | 第32-33页 |
3.2 氧化石墨烯热失重分析 | 第33-34页 |
3.3 氧化石墨烯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35页 |
3.4 氧化石墨烯SEM分析 | 第35-36页 |
3.5 分散性 | 第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NH_2IL/RGO-MBAE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第37-47页 |
4.1 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4.2 微观结构 | 第38-40页 |
4.2.1 MBAE基体的断面形貌 | 第38-39页 |
4.2.2 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 | 第39-40页 |
4.3 复合材料性能 | 第40-46页 |
4.3.1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4.3.2 热稳定性 | 第42-43页 |
4.3.3 介电性能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