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的交通运输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交通碳排放研究 | 第12-13页 |
1.2.2 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 | 第13-15页 |
1.2.3 马尔可夫链方法研究 | 第15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交通运输碳排放的特征分析 | 第19-31页 |
2.1 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测算 | 第19-22页 |
2.1.1 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测算方法 | 第19-20页 |
2.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0页 |
2.1.3 交通运输碳排放结果分析 | 第20-22页 |
2.2 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测算 | 第22-25页 |
2.2.1 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测算方法 | 第22-23页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3页 |
2.2.3 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2.3 交通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 | 第25-29页 |
2.3.1 基尼系数分析 | 第25-28页 |
2.3.2 泰尔指数与对数离差均值分析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交通运输碳排放核密度估计 | 第31-39页 |
3.1 核密度估计方法 | 第31-33页 |
3.1.1 核密度估计相关理论 | 第31页 |
3.1.2 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核密度估计模型 | 第31-33页 |
3.2 核密度估计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3.2.1 全国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核密度估计 | 第33-34页 |
3.2.2 东部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核密度估计 | 第34-35页 |
3.2.3 中部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核密度估计 | 第35-36页 |
3.2.4 西部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核密度估计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交通运输碳排放马尔可夫链分析 | 第39-45页 |
4.1 马尔可夫链方法 | 第39-41页 |
4.1.1 马尔可夫链方法相关理论 | 第39-40页 |
4.1.2 交通运输碳排放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4.2 马尔可夫链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4.2.1 划分状态类型 | 第41-42页 |
4.2.2 转移概率矩阵计算与分析 | 第42-44页 |
4.2.3 初始分布与稳态分布分析 | 第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交通碳减排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5.1 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调控机制 | 第45-46页 |
5.2 实行区域差异化碳减排措施 | 第46页 |
5.3 采取协同合作的交通碳减排方式 | 第46-47页 |
5.4 倡导低碳交通、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 | 第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48-49页 |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发表论文 | 第54页 |
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