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秘密:毕飞宇小说论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9页 |
一、毕飞宇的小说创作 | 第8-11页 |
二、毕飞宇小说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6-19页 |
第一章 毕飞宇小说创作的背景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少年时的创伤性记忆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文革“情节” | 第21-24页 |
第三节 作家的内在性格和时代的巨变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小说的主题呈现 | 第26-37页 |
第一节 “历史感”与“深度”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权力话语”与人性 | 第29-32页 |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疼痛” | 第32-37页 |
第三章 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37-56页 |
第一节 坎坷的人生——女性形象塑造 | 第37-43页 |
第二节 苦难和权欲的世界——男性形象塑造 | 第43-49页 |
第三节 无法言说的痛——异化者形象研究 | 第49-56页 |
第四章 毕飞宇式的叙事方式 | 第56-69页 |
第一节 从乡村到城市 | 第56-59页 |
第二节 多重叙事视角 | 第59-61页 |
第三节 灵活多变的叙事语言 | 第61-66页 |
第四节 叙事“变革” | 第66-69页 |
第五章 毕飞宇小说的美学意义 | 第69-75页 |
第一节 丰富了当代小说创作的美学内涵 | 第69-71页 |
第二节 探索了小说诗意追求的新途径 | 第71-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