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针药联合外治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词缩略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3页
1、研究目的第13页
2、研究对象第13-16页
    2.1 病例来源第13页
    2.2 病例选择第13-16页
        2.2.1 病例诊断标准第13-14页
            2.2.1.1 西医雄激素源性脱发诊断标准第13-14页
            2.2.1.2 中医发蛀脱发诊断标准第14页
        2.2.2 病例纳入标准第14页
        2.2.3 病例排除标准第14-15页
        2.2.4 病例剔除或脱落标准第15页
        2.2.5 病例中止标准第15-16页
3、研究方法第16-21页
    3.1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3.2 样本量估算,随机分组第17页
    3.3 治疗方案第17-19页
        3.3.1 基础治疗第17-18页
        3.3.2 艾莲育发汤治疗组第18页
        3.3.3 二硫化硒洗剂对照组第18页
        3.3.4 操作要求第18页
        3.3.5 疗程与随访第18-19页
    3.4 临床观察指标第19页
        3.4.1 一般指标第19页
        3.4.2 安全性指标第19页
        3.4.3 疗效观察指标第19页
    3.5 疗效判定标准第19-20页
    3.6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20-21页
    3.7 统计方法第21页
4、研究结果第21-28页
    4.1 病例完成情况第21页
    4.2 临床基线分析第21-23页
        4.2.1 性别比较第21-22页
        4.2.2 年龄比较第22页
        4.2.3 病程比较第22页
        4.2.4 症状积分比较第22页
        4.2.5 问卷积分比较第22-23页
    4.3 疗效分析第23-27页
        4.3.1 总体疗效分析第23页
        4.3.2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分析第23-26页
        4.3.3 两组随访疗效分析第26页
        4.3.4 心理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4.4 安全性观察第27页
    4.5 总结第27-28页
5、讨论第28-40页
    5.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第28-31页
        5.1.1 中医病名探究第28页
        5.1.2 病因病机认识第28-30页
            5.1.2.1 由“虚”立论第28页
            5.1.2.2 由“实”立论第28-29页
            5.1.2.3 四川地区雄激素脱发患者病因病机第29-30页
        5.1.3 辨证论治第30-31页
            5.1.3.1 中医辨证内治第30页
            5.1.3.2 中医综合外治第30-31页
    5.2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第31-32页
        5.2.1 病理变化第31页
        5.2.2 病因病机第31-32页
        5.2.3 治疗现状第32页
    5.3 立题依据第32-35页
        5.3.1 毛发的美学第32-33页
        5.3.2 导师经验第33页
            5.3.2.1 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第33页
            5.3.2.2 一般调护,重视防治第33页
        5.3.3 中医外治法第33-35页
            5.3.3.1 中药洗疗第34页
            5.3.3.2 梅花针叩刺原理及作用第34-35页
        5.3.4 情志与脱发第35页
    5.4 艾莲育发汤外用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机理探讨第35-40页
        5.4.1 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35-39页
            5.4.1.1 方药组成第35-36页
            5.4.1.2 药物分析第36-37页
            5.4.1.3 组方分析第37-38页
            5.4.1.4 组方的现代药理研究第38-39页
        5.4.2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第39-40页
6、结果分析第40-42页
    6.1 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第40页
    6.2 在改善症状积分方面两组间比较第40-41页
    6.3 在改善问卷积分方面两组间比较第41页
    6.4 心理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第41页
    6.5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第41-42页
7、结论第42-43页
8、问题与展望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文献综述第48-56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61页
    一、临床疗效观察积分表第56-57页
    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第57-59页
    三、头发生长自我评价问卷第59-60页
    四、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火柔肝法治疗葡萄膜炎(VKH综合征—肝胆火炽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一篇:药物敷脐疗法联合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