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一般理论与方法论文--景观学、区域论论文

基于CLUE-S模型的长安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其景观生态效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7页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2 土地利用预测模型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3 景观生态效应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第20-26页
    2.1 自然地理特征第20-21页
        2.1.1 地理位置第20页
        2.1.2 地形地貌第20-21页
        2.1.3 土壤第21页
        2.1.4 气候第21页
    2.2 社会经济特征第21-22页
        2.2.1 交通第21页
        2.2.2 人口和经济第21-22页
    2.3 土地利用概况第22页
    2.4 数据处理第22-26页
        2.4.1 数据来源第22-23页
        2.4.2 数据预处理第23-26页
第三章 长安区土地利用特征分析第26-36页
    3.1 长安区土地利用数量特征分析第26-30页
        3.1.1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第26-27页
        3.1.2 土地利用程度第27-28页
        3.1.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矩阵第28-30页
    3.2 长安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分析第30-36页
        3.2.1 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维数第30-33页
        3.2.2 土地利用类型稳定性指数第33-36页
第四章 长安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第36-56页
    4.1 CLUE-S模型概述第36-39页
        4.1.1 CLUE-S模型原理第36页
        4.1.2 CLUE-S模型结构第36-37页
        4.1.3 动态模拟第37-39页
    4.2 CLUE-S模型驱动因子的选取和处理第39-42页
        4.2.1 驱动因子选取原则第39页
        4.2.2 驱动因子的选取第39-40页
        4.2.3 驱动因子的处理第40-42页
    4.3 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最佳模拟尺度选择第42-48页
    4.4 土地利用需求量计算第48-49页
        4.4.1 2010-2015年土地需求计算第48页
        4.4.2 2015-2025年土地需求计算第48-49页
    4.5 CLUE-S模型参数设置第49-53页
        4.5.1 初始年份土地利用图(cov_all.0)第49页
        4.5.2 土地需求量文件(demand.in1)第49页
        4.5.3 土地利用转移规则(allow.txt)第49-50页
        4.5.4 限制区域图(region_nopark.fil)第50页
        4.5.5 主参数设置(main.1)第50-51页
        4.5.6 回归系数文件参数设置(alloc1.reg)第51-53页
    4.6 模拟结果与精度评定第53-56页
第五章 长安区景观生态效应分析第56-66页
    5.1 景观指数选择第56-57页
    5.2 景观指数分析第57-60页
        5.2.1 斑块类型水平格局分析第57-60页
        5.2.2 景观水平格局分析第60页
    5.3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景观生态效应分析第60-63页
        5.3.1 2010-2015年长安区景观生态效应分析第63页
        5.3.2 2025年长安区景观生态效应分析第63页
    5.4 长安区景观生态优化建议第63-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1、结论第66-67页
    2、不足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空摄影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分析
下一篇: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滤波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