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感应性与植物运动论文--协迫生理学论文

一年生植物雾冰藜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研究

摘要第2-4页
Summary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土壤盐碱化概述第11-12页
    1.2 一年生植物对盐碱地生境的响应第12-17页
        1.2.1 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第12-13页
        1.2.2 一年生植物生理特征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第13-17页
    1.3 一年生植物的耐盐碱机制第17-19页
        1.3.1 形态学特征第17页
        1.3.2 生理机理第17-19页
    1.4 雾冰藜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5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23页
        1.5.1 科学问题第21页
        1.5.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种子萌发和幼胚生长的影响第23-34页
    2.1 试验材料第23页
    2.2 研究方法第23-25页
        2.2.1 盐碱胁迫的模拟第23-24页
        2.2.2 盐碱胁迫处理方法第24-25页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5页
    2.3 数据处理第25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2.4.1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种子萌发参数的影响第25-27页
        2.4.2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幼胚生长指标的影响第27-28页
        2.4.3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种子萌发参数间的相关性第28-29页
        2.4.4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幼胚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第29页
        2.4.5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种子萌发参数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29-30页
        2.4.6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幼胚生长指标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30-31页
    2.5 讨论第31-33页
    2.6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4-49页
    3.1 试验材料第34页
    3.2 研究方法第34-36页
        3.2.1 盐碱胁迫的模拟第34页
        3.2.2 盐碱胁迫处理方法第34页
        3.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4-36页
    3.3 数据处理第36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6-45页
        3.4.1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3.4.2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第37-38页
        3.4.3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8-40页
        3.4.4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光合色素含量的相关性第40页
        3.4.5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气体交换参数的相关性第40-41页
        3.4.6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第41-42页
        3.4.7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光合色素含量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42-43页
        3.4.8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气体交换参数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43-44页
        3.4.9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44-45页
    3.5 讨论第45-47页
    3.6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第49-56页
    4.1 试验材料第49页
    4.2 研究方法第49-50页
        4.2.1 盐碱胁迫的模拟第49页
        4.2.2 盐碱胁迫处理方法第49页
        4.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49-50页
    4.3 数据处理第50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4.4.1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50-51页
        4.4.2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第51-52页
        4.4.3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52-53页
    4.5 讨论第53-55页
    4.6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_2O_2含量及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第56-62页
    5.1 试验材料第56页
    5.2 研究方法第56-57页
        5.2.1 盐碱胁迫的模拟第56页
        5.2.2 盐碱胁迫处理方法第56页
        5.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56-57页
    5.3 数据处理第57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5.4.1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_2O_2含量及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第57-58页
        5.4.2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_2O_2含量及过氧化程度的相关性第58-59页
        5.4.3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_2O_2含量及过氧化程度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59-60页
    5.5 讨论第60-61页
    5.6 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62-68页
    6.1 试验材料第62页
    6.2 研究方法第62-63页
        6.2.1 盐碱胁迫的模拟第62页
        6.2.2 盐碱胁迫处理方法第62页
        6.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62-63页
    6.3 数据处理第63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63-66页
        6.4.1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63-64页
        6.4.2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第64-65页
        6.4.3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抗氧化酶活性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65-66页
    6.5 讨论第66-67页
    6.6 小结第67-68页
第七章 盐碱胁迫处理对雾冰藜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第68-78页
    7.1 试验材料第68页
    7.2 研究方法第68页
        7.2.1 盐碱胁迫的模拟第68页
        7.2.2 盐碱胁迫处理方法第68页
        7.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68页
    7.3 数据处理第68页
    7.4 结果与分析第68-75页
        7.4.1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形态指标的影响第68-69页
        7.4.2 盐碱胁迫对雾冰藜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第69-71页
        7.4.3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形态指标的相关性第71页
        7.4.4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相关性第71-73页
        7.4.5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形态指标间的逐步回归分析第73-74页
        7.4.6 盐碱胁迫因素与雾冰藜生物量及其分配的逐步回归分析第74-75页
    7.5 讨论第75-76页
    7.6 小结第76-7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1页
    8.1 主要结论第78-79页
    8.2 特色与创新性第79页
    8.3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8页
致谢第98-99页
导师简介第99-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龄儿童家庭作业使用的灯具类型与近视患病风险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BDS卫星空间信号异常探测及性能评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