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导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13-14页 |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 ·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 2 高等教育投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15-23页 |
| ·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 ·高等教育投资及其投资主体 | 第15页 |
|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 | 第15-19页 |
| ·高等教育投资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 ·成本分担理论 | 第21-23页 |
| 3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现状 | 第23-40页 |
|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总额及其比例 | 第23-25页 |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 第23-24页 |
| ·高等教育经费及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 | 第24-25页 |
|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 | 第25-29页 |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 第26-27页 |
| ·学杂费 | 第27页 |
|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 | 第27-28页 |
| ·社会捐赠和集资办学经费 | 第28页 |
| ·其他收入 | 第28-29页 |
|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现存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9-40页 |
|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问题 | 第29-33页 |
| ·私人部门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问题 | 第33-38页 |
| ·高等院校自身在投资中的问题 | 第38-40页 |
| 4 境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经验借鉴 | 第40-47页 |
| ·财政性高等教育投资方面的经验——英国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制度 | 第40-41页 |
| ·私人部门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经验 | 第41-44页 |
| ·美国的社会捐赠制度 | 第41-43页 |
| ·亚洲国家(地区)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经验 | 第43-44页 |
| ·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经验——美国产学研结合及校办产业方面的经验 | 第44-47页 |
| 5 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议 | 第47-57页 |
| ·关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建议 | 第47-53页 |
| ·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科学的财政拨款制度 | 第47-49页 |
| ·控制学杂费过快上涨势头,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杂费定价机制 | 第49-50页 |
| ·积极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创新方式开拓更加广泛的融资渠道 | 第50-51页 |
| ·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创新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模式 | 第51-53页 |
| ·关于私人部门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建议 | 第53-54页 |
| ·积极吸纳社会捐赠,建立高等院校受赠基金会 | 第53页 |
| ·改革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促进科学化管理 | 第53-54页 |
| ·关于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建议 | 第54-57页 |
| ·建立基金会,充分吸收社会捐赠资金 | 第55页 |
| ·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建立良性资金供给体系 | 第55页 |
| ·建立完善制度,促进高校社会效益的实现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后记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