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氰基为辅助受体的有机D-A型红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0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背景及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 利用三线态激子的有机电致荧光新机制第13-19页
        1.2.1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第13-14页
        1.2.2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第14-16页
        1.2.3 热激子(HOTexciton)原理第16-19页
    1.3 红光材料研究进展第19-28页
        1.3.1 传统红光分子第19-24页
        1.3.2 TTA和TADF红光分子第24-26页
        1.3.3 热激子红光分子第26-28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8-30页
        1.4.1 论文的设计思路第28页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不同辅助基团的D-A分子:氰基作为辅助受体构筑红光材料第30-48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31-33页
    2.3 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第33-41页
        2.3.1 化合物溶液的吸收光谱第33-34页
        2.3.2 化合物溶液的荧光光谱第34-36页
        2.3.3 激发态性质第36-39页
        2.3.4 聚集态性质第39-41页
    2.4 理论计算第41-45页
        2.4.1 分子基态下的理论模拟第41-42页
        2.4.2 分子激发态下的理论模拟第42-45页
    2.5 电化学和热力学性质第45-46页
    2.6 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第46-47页
    2.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氰基作为辅助受体构筑高效率的红光及近红外荧光材料第48-62页
    3.1 引言第48-49页
    3.2 TPA-NZC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49-50页
    3.3 激发态理论研究第50-53页
    3.4 光物理性质第53-57页
        3.4.1 溶液光谱以及激发态性质第53-55页
        3.4.2 聚集态性质第55-57页
        3.4.3 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第57页
    3.5 电化学和热力学性质第57-58页
    3.6 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第58-60页
    3.7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实验用试剂及测试仪器第62-65页
    4.1 实验试剂和药品第62页
    4.2 实验测试仪器以及方法第62-65页
        4.2.1 核磁表征第62页
        4.2.2 质谱表征第62页
        4.2.3 元素分析表征第62页
        4.2.4 差示扫描量热和热失重测试第62-63页
        4.2.5 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第63页
        4.2.6 理论计算第63页
        4.2.7 循环伏安测试第63-64页
        4.2.8 电致发光测试第64-65页
第五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作者简历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离子掺杂硅铝酸盐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和应用研究
下一篇:微孔发泡中气泡长大机理及微孔注射成型的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