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大学生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一、大学生个人信息概述第9-16页
    (一)个人信息第9-13页
        1.个人信息的概念第9-10页
        2.个人信息的特征第10-13页
    (二)大学生个人信息的概念和保护范围第13-14页
        1.大学生个人信息的概念第13页
        2.大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第13-14页
    (三)保护大学生个人信息的必要性第14-16页
        1.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第14页
        2.保护大学生权益的必然要求第14-15页
        3.有助于高校的安全管理第15-16页
二、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理依据第16-24页
    (一)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第16-17页
        1.合法、正当、必要性原则第16-17页
        2.信息收集知情同意原则第17页
        3.信息管理有限利用原则第17页
        4.数据存储安全保障原则第17页
    (二)保护个人隐私权第17-21页
        1.隐私第17-18页
        2.隐私权第18-20页
        3.大学生的个人隐私权第20-21页
    (三)尊重个人信息自决权第21-24页
        1.信息自决权的概念第21-22页
        2.信息自决权的性质第22-23页
        3.我国学理对“信息自决权”理念的吸纳第23-24页
三、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和危害第24-30页
    (一)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原因分析第24-27页
        1.滥用网络技术加剧个人信息泄露第24-25页
        2.高校对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不重视第25-26页
        3.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维权动力不足第26-27页
        4.内部人员非法倒卖第27页
    (二)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第27-30页
        1.侵犯大学生的个人信息权第28页
        2.损害大学生的经济利益第28-29页
        3.引起大学生的心理恐慌第29页
        4.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第29-30页
四、完善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第30-38页
    (一)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建议第30-33页
        1.肯定信息自决权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属性第31页
        2.刑法上设置新的犯罪行为类型第31-32页
        3.强化民法对个人信息领域的保护第32-33页
    (二)构建我国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第33-35页
        1.构建完整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第33页
        2.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的选择第33-34页
        3.明确大学生个人信息权的内容第34-35页
        4.规范侵犯大学生个人信息权行为的界定第35页
    (三)健全大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内部机制第35-38页
        1.完善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第35-36页
        2.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第36页
        3.增强信息部门工作人员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适度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