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含酚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3-16页 |
1.2.1 物化法 | 第13-14页 |
1.2.2 生物法 | 第14-15页 |
1.2.3 化学法 | 第15-16页 |
1.3 催化湿式氧化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1 催化湿式氧化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途径 | 第16-17页 |
1.3.2 催化湿式氧化法的工艺条件 | 第17-18页 |
1.3.3 催化湿式氧化法的特点 | 第18页 |
1.4 催化湿式氧化法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4.1 均相催化剂 | 第19-20页 |
1.4.2 非均相(多相)催化剂 | 第20-21页 |
1.5 铈基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5.1 关于多种形貌CeO_2的研究 | 第21-22页 |
1.5.2 关于热处理对CeO_2的影响研究 | 第22页 |
1.5.3 关于异种元素掺杂对CeO_2的影响研究 | 第22-24页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5页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5-26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1 多种形貌CeO_2的制备 | 第26页 |
2.3.2 棒状CeO_2的热处理 | 第26页 |
2.3.3 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 第26-27页 |
2.4 催化剂表征分析研究 | 第27-28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页 |
2.4.2 X射线衍射(XRD) | 第27页 |
2.4.3 H_2-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27-28页 |
2.4.4 N_2吸附-脱附 | 第28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谱(XPS) | 第28页 |
2.5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28-31页 |
2.5.1 催化反应装置及分析仪器 | 第28页 |
2.5.2 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及催化性能分析实验 | 第28-31页 |
第三章 CeO_2微观形貌的调变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31-40页 |
3.1 多种形貌CeO_2的制备 | 第31-34页 |
3.1.1温度调变制备棒状CeO_2 | 第31-32页 |
3.1.2氢氧化钠浓度调变制备六面体CeO_2 | 第32-33页 |
3.1.3微量磷酸钠辅助制备八面体CeO_2 | 第33页 |
3.1.4 不定型CeO_2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 多种形貌CeO_2的表征与分析 | 第34-37页 |
3.2.1 XRD表征 | 第34页 |
3.2.2 H_2-TPR表征 | 第34-35页 |
3.2.3 N_2吸附-脱附表征 | 第35-36页 |
3.2.4 XPS表征 | 第36-37页 |
3.3 催化氧化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3.3.1 苯酚浓度降解性能 | 第37-38页 |
3.3.2 COD降解性能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棒状CeO_2的热处理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4.1 棒状CeO_2氧空位的调变制备 | 第40页 |
4.2 氩气气氛下棒状CeO_2催化剂不同温度焙烧的影响研究 | 第40-45页 |
4.2.1 SEM表征 | 第40页 |
4.2.2 XRD表征 | 第40-41页 |
4.2.3 H_2-TPR表征 | 第41-42页 |
4.2.4 N_2吸附-脱附表征 | 第42页 |
4.2.5 XPS表征 | 第42-43页 |
4.2.6 催化性能表征 | 第43-45页 |
4.3 氮气气氛下棒状CeO_2催化剂不同温度焙烧的影响研究 | 第45-50页 |
4.3.1 SEM表征 | 第45页 |
4.3.2 XRD表征 | 第45-46页 |
4.3.3 H_2-TPR表征 | 第46-47页 |
4.3.4 N_2吸附-脱附表征 | 第47页 |
4.3.5 XPS表征 | 第47-49页 |
4.3.6 催化性能表征 | 第49-50页 |
4.4 空气气氛下棒状CeO_2催化剂不同温度焙烧的影响研究 | 第50-55页 |
4.4.1 SEM表征 | 第50页 |
4.4.2 XRD表征 | 第50-51页 |
4.4.3 H_2-TPR表征 | 第51-52页 |
4.4.4 N_2吸附-脱附表征 | 第52页 |
4.4.5 XPS表征 | 第52-53页 |
4.4.6 催化性能表征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56-78页 |
5.1 表面负载法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56-58页 |
5.1.1 SEM表征 | 第56-57页 |
5.1.2 XRD表征 | 第57页 |
5.1.3 催化性能分析表征 | 第57-58页 |
5.2 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58-61页 |
5.2.1 SEM表征 | 第58-59页 |
5.2.2 XRD表征 | 第59页 |
5.2.3 催化性能表征 | 第59-61页 |
5.3 共沉淀法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第61-74页 |
5.3.1 氨水为沉淀剂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 | 第61-65页 |
5.3.2 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 | 第65-70页 |
5.3.3 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 | 第70-74页 |
5.4 物理研磨法制备铈锆复合氧化物的表征与分析 | 第74-77页 |
5.4.1 SEM表征 | 第75页 |
5.4.2 XRD表征 | 第75-76页 |
5.4.3 催化性能表征 | 第76-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