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用综合处理剂的研制及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清、防蜡技术 | 第15-18页 |
1.2.2 化学清防蜡剂 | 第18-20页 |
1.2.3 阻垢剂 | 第20-21页 |
1.3 清防蜡与阻垢机理 | 第21-22页 |
1.3.1 清、防蜡机理 | 第21页 |
1.3.2 阻垢机理 | 第21-22页 |
1.4 结蜡与结垢的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1.4.1 结蜡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1.4.2 结垢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井筒堵塞物物性研究 | 第28-42页 |
2.1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28-29页 |
2.1.1 试验仪器 | 第28-29页 |
2.1.2 试验药品 | 第2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2.2.1 测试标准 | 第29-30页 |
2.2.2 油样组分分析 | 第30-31页 |
2.2.3 析蜡点和溶蜡点 | 第31页 |
2.3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2.3.1 水样 | 第31-36页 |
2.3.2 油样 | 第36-40页 |
2.4 结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综合处理剂配方的研究 | 第42-70页 |
3.1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42-44页 |
3.1.1 试验仪器 | 第42-43页 |
3.1.2 试验药品 | 第43-44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4-47页 |
3.2.1 溶蜡速率 | 第44页 |
3.2.2 防蜡率 | 第44-45页 |
3.2.3 阻垢率 | 第45-46页 |
3.2.4 乳化剂的溶蜡能力 | 第46页 |
3.2.5 乳状液稳定性 | 第46页 |
3.2.6 闭口闪点 | 第46-47页 |
3.3 清、防蜡组分的研究 | 第47-58页 |
3.3.1 溶剂的筛选 | 第47-48页 |
3.3.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第48-49页 |
3.3.3 防蜡剂的筛选 | 第49-51页 |
3.3.4、互溶剂的筛选 | 第51-52页 |
3.3.5 清、防蜡组分配方的确定 | 第52-58页 |
3.4 阻垢剂的筛选 | 第58-61页 |
3.5 乳化剂的研究 | 第61-67页 |
3.5.1 乳化剂的筛选 | 第61-64页 |
3.5.2 乳化剂的复配 | 第64-65页 |
3.5.3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3.6 综合处理剂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 第67-68页 |
3.6.1 综合处理剂的制备 | 第67-68页 |
3.6.2 综合处理剂的性能评价 | 第68页 |
3.7 结论 | 第68-70页 |
第四章 综合处理剂的现场应用 | 第70-84页 |
4.1 施工条件 | 第70-73页 |
4.1.1 温度 | 第70-71页 |
4.1.2 加药量 | 第71页 |
4.1.3 腐蚀性 | 第71-73页 |
4.2 现场试验 | 第73-82页 |
4.2.1 试验水井的确定 | 第73-74页 |
4.2.2 加药量的确定 | 第74-75页 |
4.2.3 现场试验流程 | 第75-76页 |
4.2.4 现场试验结果 | 第76-82页 |
4.3 结论 | 第82-8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4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4-95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