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路径和创新点 | 第23-2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4.3 研究路径 | 第24-25页 |
1.4.4 创新点 | 第25-26页 |
第2章 “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模型建构 | 第26-37页 |
2.1 初始问卷编制 | 第26页 |
2.2 正式问卷形成 | 第26-29页 |
2.3 研究结论 | 第29-37页 |
2.3.1 “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总体状况 | 第29-30页 |
2.3.2 “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具体差异 | 第30-37页 |
2.3.2.1 性别差异 | 第32页 |
2.3.2.2 录取途径上的差异 | 第32-33页 |
2.3.2.3 年级差异 | 第33-35页 |
2.3.2.4 学科领域上的差异 | 第35-36页 |
2.3.2.5 政治面貌上的差异 | 第36-37页 |
第3章 “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及归因分析 | 第37-42页 |
3.1 “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3.1.1 自我学习能力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37页 |
3.1.2 情绪调控能力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3.1.3 职业规划能力缺失及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3.2 不同特性的“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异分析 | 第39-42页 |
3.2.1 不同性别“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 第39-40页 |
3.2.2 不同录取途径“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 第40页 |
3.2.3 不同年级“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 第40-41页 |
3.2.4 不同学科领域“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 第41页 |
3.2.5 不同政治面貌“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 第41-42页 |
第4章 提升“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建议及研究反思 | 第42-50页 |
4.1 培养自身自我管理意识 | 第42-44页 |
4.1.1 设定目标和学习计划的意识 | 第42页 |
4.1.2 学会识别自身情绪的意识 | 第42-43页 |
4.1.3 掌握正确人际交往技巧的意识 | 第43页 |
4.1.4 提高准确自我定位的意识 | 第43-44页 |
4.2 高校应当注重“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工作 | 第44-46页 |
4.2.1 培养“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新理念 | 第44页 |
4.2.2 把培养“90后”硕士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 第44-45页 |
4.2.3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提高“90后”硕士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 第45页 |
4.2.4 健全“90后”学生干部管理制度 | 第45-46页 |
4.3 家庭和社会给予支持 | 第46-47页 |
4.4 本研究的反思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 | 第53-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