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过渡族双金属氧化物铁酸镍的可控合成及其赝电容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7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及分类第16-20页
        1.2.1 双电层电容器(EDLCs)第17-18页
        1.2.2 赝电容器(PCs)第18-19页
        1.2.3 混合超级电容器(HSC)第19-20页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分类第20-27页
        1.3.1 碳材料第21-22页
            1.3.1.1 活性炭(AC)第21页
            1.3.1.2 碳纳米管(CNTs)复合材料第21页
            1.3.1.3 氧化石墨烯(G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材料第21-22页
            1.3.1.4 炭气凝胶、介孔碳、碳布和碳纸第22页
        1.3.2 赝电容材料第22-27页
            1.3.2.1 导电聚合物第22-23页
            1.3.2.2 金属氧化物第23-27页
    1.4 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第27-33页
        1.4.1 对称超级电容器(SSC)第27-28页
        1.4.2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第28-30页
        1.4.3 锂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Li-HSC)第30-33页
    1.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4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47-51页
    2.1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第47-48页
    2.2 表征设备第48页
    2.3 电化学测试及原理第48-51页
        2.3.1 三电极测试第48页
        2.3.2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第48-49页
        2.3.3 锂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第49-51页
第三章 分层的三维NiFe_2O_4@MnO_2核-壳纳米片阵列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51-73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3页
        3.2.1 超薄NiFe_2O_4纳米片阵列的合成第52-53页
        3.2.2 分层NiFe_2O_4@MnO_2核-壳纳米片阵列的制备第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64页
        3.3.1 NiFe_2O_4和NiFe_2O_4@MnO_2纳米片阵列的表征第53-58页
        3.3.2 NiFe_2O_4和NiFe_2O_4@MnO_2纳米片阵列的电化学性质第58-61页
        3.3.3 NiFe_2O_4@MnO_2//AC ASC电化学测试第61-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第四章 三维NiFe_2O_4@NiFe_2O_4核-壳纳米片阵列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73-93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实验部分第74页
        4.2.1 NiFe_2O_4@NiFe_2O_4核-壳纳米片阵列的合成第7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4-84页
        4.3.1 NiFe_2O_4@NiFe_2O_4核-壳纳米片阵列的结构和形貌表征第74-79页
        4.3.2 NiFe_2O_4@NiFe_2O_4核-壳纳米片阵列的电化学性质第79-82页
        4.3.3 NiFe_2O_4@NiFe_2O_4//AC ASC电化学性质第82-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第五章 NiFe_2O_4蛋壳微球/泡沫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及其锂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的性质研究第93-113页
    5.1 引言第93-94页
    5.2 实验部分第94-95页
        5.2.1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第94页
        5.2.2 泡沫rGO的合成第94-95页
        5.2.3 NiFe_2O_4/rGO的合成第9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5-105页
        5.3.1 NiFe_2O_4/rGO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95-100页
        5.3.2 NiFe_2O_4/rGO负极的电化学性质测试第100-102页
        5.3.3 泡沫rGO正极的电化学性质测试第102-103页
        5.3.4 NiFe_2O_4/rGO//3D rGO组成的Li-HSC电化学性质第103-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5页
    6.1 主要结论第113-114页
    6.2 工作展望第114-115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115-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设计与器件优化
下一篇:金属氧化物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