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聚合物/无机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14-27页 |
1.2.1 聚合物/无机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4-18页 |
1.2.2 聚合物/无机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的表征 | 第18-21页 |
1.2.3 聚合物/无机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的优化途径 | 第21-27页 |
1.2.4 聚合物/无机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存在问题 | 第27页 |
1.3 水相聚合物/无机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27-33页 |
1.3.1 侧链为带电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28-29页 |
1.3.2 微乳液法制备的水相聚合物纳米粒子/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29-30页 |
1.3.3 水溶性聚合物前驱体/纳米晶的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30-33页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34-41页 |
第2章 聚合物/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层设计与性能优化 | 第41-72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优化阳极界面材料提高水相无机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 第42-48页 |
2.2.1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2.2.1.1 实验原料 | 第42页 |
2.2.1.2 材料合成 | 第42-43页 |
2.2.1.3 器件制备 | 第43页 |
2.2.1.4 表征仪器 | 第43-44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2.2.2.1 材料能级表征 | 第44-45页 |
2.2.2.2 器件表征 | 第45-47页 |
2.2.2.3 表面偶极的测试和分析 | 第47-48页 |
2.3 Cl钝化的准体相多孔SnO_2膜作为电子传输层提高杂化电池性能 | 第48-67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2.3.1.1 实验原料 | 第48-49页 |
2.3.1.2 材料合成 | 第49页 |
2.2.1.3 器件制备 | 第49页 |
2.3.1.4 表征仪器 | 第49-51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51-67页 |
2.3.2.1 SnO_2NPs代替TiO_2膜的器件性能 | 第51-52页 |
2.3.2.2 醇溶液法制备准体相多孔SnO_2膜 | 第52-57页 |
2.3.2.2.1 膜形貌的调控 | 第52-54页 |
2.3.2.2.2 准体相多孔结构SnO_2膜形成原因分析 | 第54页 |
2.3.2.2.3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SnO_2膜对应的器件性能 | 第54-57页 |
2.3.2.3 准体相多孔SnO_2膜代替水分散SnO_2NPs作为ETL | 第57-67页 |
2.3.2.3.1 两种SnO_2膜的光学透过性及能级性质 | 第57-59页 |
2.3.2.3.2 两种SnO_2膜作为ETL的器件性能 | 第59-62页 |
2.3.2.3.3 不同SnO_2膜作为电子传输层性能差异的原因探究 | 第62-66页 |
2.3.2.3.4 两种SnO_2膜作用机制的归纳 | 第66-6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第3章 后扩散法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晶杂化体相异质节 | 第72-92页 |
3.1 引言 | 第72-73页 |
3.2 后扩散法制备聚合物/纳米晶体相异质节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73-89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3.2.1.1 实验原料 | 第73页 |
3.2.1.2 材料合成 | 第73页 |
3.2.1.3 器件制备 | 第73-74页 |
3.2.1.4 表征仪器 | 第74-75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75-89页 |
3.2.2.1 后扩散法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晶体相异质节 | 第75-79页 |
3.2.2.2 后扩散法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晶体相异质节太阳能电池 | 第79-86页 |
3.2.2.2.1 聚合物层的优化 | 第79-81页 |
3.2.2.2.2 纳米晶层的优化 | 第81-82页 |
3.2.2.2.3 BHJ和PHJ器件性能 | 第82-83页 |
3.2.2.2.4 退火温度的优化 | 第83-86页 |
3.2.2.3 活性层膜结构的优化 | 第86-87页 |
3.2.2.4 聚合物种类优化及溶剂绿色化 | 第87-8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3.4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4章 清洁溶液法制备水相杂化太阳能电池背电极 | 第92-105页 |
4.1 引言 | 第92-93页 |
4.2 提拉金纳米粒子膜作为背电极应用于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93-102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93-95页 |
4.2.1.1 实验原料 | 第93页 |
4.2.1.2 材料合成 | 第93-94页 |
4.2.1.3 器件制备 | 第94页 |
4.2.1.4 表征仪器 | 第94-95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2页 |
4.2.2.1 提拉金纳米粒子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95-99页 |
4.2.2.2 提拉的金纳米粒子膜作为背电极的水相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99-10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4.4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105-107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7-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