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工程论文

多柱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设计及其动力响应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海上浮式风机平台简介及发展情况第13-16页
    1.3 海上浮式风机平台主要研究内容进展第16-18页
        1.3.1 波浪载荷理论研究第16页
        1.3.2 Spar平台动力响应研究第16-17页
        1.3.3 Spar平台耦合分析研究第17页
        1.3.4 涡激振动的研究第17-18页
    1.4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第18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2 海洋环境荷载计算及超强台风海况研究第19-39页
    2.1 风荷载的描述和计算第19-23页
        2.1.1 风速的描述第19-21页
        2.1.2 风荷载计算第21-23页
    2.2 波浪荷载的描述和计算第23-30页
        2.2.1 波浪理论的选择第23-26页
        2.2.2 波浪载荷的计算第26-30页
    2.3 流荷载的描述和计算第30-31页
        2.3.1 海流的描述第30-31页
        2.3.2 海流荷载的计算第31页
    2.4 台风条件下的海况描述第31-37页
        2.4.1 环境条件和气象风级的关系第31-32页
        2.4.2 概率分布函数及其参数的确定第32-36页
        2.4.3 海洋环境参数的回归分析第36-37页
        2.4.4 统计系数的回归分析第37页
    2.5 台风条件下的环境参数确定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多柱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的抗台风设计第39-55页
    3.1 风机模型介绍第39-40页
    3.2 多柱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设计第40-48页
        3.2.1 多柱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主要特点第40页
        3.2.2 多柱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概念设计第40-42页
        3.2.3 平台尺寸确定第42-48页
    3.3 结构几何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8-49页
    3.4 Spar型浮式平台系泊系统的设计第49-54页
        3.4.1 系泊布置第49页
        3.4.2 系泊方式第49-50页
        3.4.3 系泊系统材料第50-52页
        3.4.4 锚索长度第52-53页
        3.4.5 系泊方案确定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多柱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运动的频域分析第55-70页
    4.1 粘性阻尼的计算第55-56页
    4.2 系泊系统的阻尼第56页
    4.3 结构物在波浪中运动的组成第56-57页
    4.4 频域运动方程第57页
    4.5 传递函数和响应谱第57-58页
        4.5.1 传递函数第57-58页
        4.5.2 运动响应谱第58页
    4.6 计算结果第58-68页
        4.6.1 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第59-61页
        4.6.2 一阶波浪力第61-63页
        4.6.3 二阶平均波浪力第63-65页
        4.6.4 二阶差频波浪力第65-66页
        4.6.5 平台的幅频响应函数(RAOs)第66-68页
    4.7 Spar浮式风机台风海况下的短期预报第68-69页
    4.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5 多柱Spar型浮式风机平台及系泊系统时域耦合分析第70-89页
    5.1 时域分析理论和运动方程第70-73页
        5.1.1 时域分析理论第70-73页
        5.1.2 时域运动方程第73页
    5.2 环境参数的选择第73-74页
    5.3 时域计算模型第74-75页
    5.4 规则波和均匀风、流作用下风机平台的动力响应第75-78页
        5.4.1 规则波下平台运动和系泊缆张力时历第75-77页
        5.4.2 规则波下平台运动和系泊缆张力频谱分析第77-78页
    5.5 台风海况下风机平台的动力响应第78-86页
        5.5.1 平台运动响应结果第79-81页
        5.5.2 系泊系统响应结果第81-86页
    5.6 多柱Spar平台与单柱Spar平台的运动响应对比第86-88页
    5.7 本章小结第88-89页
6 总结和展望第89-92页
    6.1 工作总结第89-90页
    6.2 文章创新点第90页
    6.3 工作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
下一篇:聚苯胺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