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1.1 稻瘟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稻瘟病对水稻的危害 | 第10页 |
1.1.2 稻瘟病菌及其侵染特性 | 第10-11页 |
1.1.3 影响稻瘟病的因素 | 第11页 |
1.1.4 防治稻瘟病的措施 | 第11-12页 |
1.2 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 | 第12-14页 |
1.2.1 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2.2 稻瘟病抗性基因Pid3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防卫反应与激素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生长素抑制基因ARP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1 涉及生长素有关的基因 | 第15页 |
1.4.2 生长素抑制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实验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5.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1.1 水稻材料 | 第17页 |
2.1.2 稻瘟病菌材料 | 第17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7-36页 |
2.3.1 水稻OsARP1及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7-18页 |
2.3.2 水稻OsARP1及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2.3.3 CRISPR/Cas9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19-23页 |
2.3.4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6页 |
2.3.5 RNAi载体的构建 | 第26-30页 |
2.3.6 水稻转化 | 第30-32页 |
2.3.7 CTAB法提取植物总DNA | 第32-33页 |
2.3.8 提取水稻总RNA | 第33-34页 |
2.3.9 转基因植株抗性检测 | 第34页 |
2.3.10 稻瘟病菌的培养及接菌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61页 |
3.1 水稻生长素抑制基因OsARP1及其基因家族的分析 | 第36-50页 |
3.1.1 OsARP1及其家族基因的结构 | 第36-38页 |
3.1.2 OsARP1及5个家族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比对 | 第38-39页 |
3.1.3 OsARP1及5个家族基因序列同源性和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39-41页 |
3.1.4 OsARP1及3个功能相关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第41-47页 |
3.1.5 OsARP1及3个功能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预测 | 第47-50页 |
3.2 OsARP1及3个功能相关基因受稻瘟病菌侵染后的表达特性 | 第50-52页 |
3.2.1 水稻接种稻瘟病菌后的表型观察 | 第50页 |
3.2.2 生长素抑制基因OsARP1及其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 | 第50-52页 |
3.3 OsARP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52-55页 |
3.3.1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3.3.2 OsARP1敲除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53-55页 |
3.4 OsARP1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55-56页 |
3.4.1 RNAi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3.4.2 RNAi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56页 |
3.5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 | 第56-61页 |
3.5.1 草铵膦抗性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56-57页 |
3.5.2 草铵膦抗性过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57页 |
3.5.3 潮霉素抗性的过表达载体 | 第57-58页 |
3.5.4 潮霉素抗性过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58-59页 |
3.5.5 过表达OsARP1基因的TP309表型鉴定 | 第59-6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1-64页 |
4.1 生长素抑制基因ARP生物学功能分析 | 第61-62页 |
4.1.1 生长素抑制基因ARP与植物抗病的关系 | 第61页 |
4.1.2 OsARP1与水稻对稻瘟病菌抗性的关系 | 第61-62页 |
4.1.3 OsARP1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关系 | 第62页 |
4.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62-64页 |
4.2.1 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4.2.2 改进措施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 | 第7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