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第11-19页 |
(一) 教育市场化理念的产生及发展 | 第12-13页 |
(二) 相关概念研究 | 第13-17页 |
(三)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弊分析 | 第17页 |
(四) 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研究 | 第17-18页 |
(五) 高等教育市场化相关政策研究 | 第18-19页 |
(六) 文献评析 | 第19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 公立高等教育 | 第19页 |
(二) 公立高等教育机构 | 第19-20页 |
(三) 高等教育市场化 | 第20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 | 第23-32页 |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依据 | 第23-27页 |
(一)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 | 第23-25页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高等教育市场化观点 | 第25-26页 |
(三) 全球化理论视角中的高等教育市场化观点 | 第26-27页 |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现实诉求 | 第27-32页 |
(一) 高等教育公共经费投入偏少 | 第27-29页 |
(二) 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远高于社会收益率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实证分析 | 第32-49页 |
一、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制改革 | 第32-38页 |
(一) 地方高校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 第33-34页 |
(二) 公办高校主要领导任免管理权逐步下放 | 第34-35页 |
(三) 学校内部管理权逐步扩大 | 第35-38页 |
二、我国公立高等教育体制内竞争机制的发展 | 第38-44页 |
(一) 生源市场的竞争 | 第39-40页 |
(二)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 | 第40-41页 |
(三) 高水平师资的竞争 | 第41页 |
(四) 重点高校名额的竞争 | 第41-43页 |
(五) 科研经费的竞争 | 第43-44页 |
三、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 第44-49页 |
(一) 高校非财政性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 | 第44-45页 |
(二) 学费收入占事业费的比例逐步增长 | 第45-47页 |
(三) 高校基建资金中的自筹比例逐步扩大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市场化遭遇的困境与根源 | 第49-57页 |
一、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市场化遭遇的困境 | 第49-53页 |
(一) 教育不公平现象日趋严重 | 第49-50页 |
(二) 精神价值与教育理念逐渐淡化 | 第50-52页 |
(三)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的市场短视 | 第52-53页 |
二、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市场化遭遇困境的根源 | 第53-57页 |
(一) 公立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的不健全 | 第53-54页 |
(二) 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和大学人的自我放逐 | 第54-55页 |
(三) 市场化的无序性和逐利性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良性发展的策略 | 第57-63页 |
一、加强政府责任以实现成本控制 | 第57-58页 |
二、完善资助体系以保障教育公平 | 第58-59页 |
三、规范竞争机制以促进有序发展 | 第59-60页 |
四、坚持育人理念以消解功利主义 | 第60-6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3-6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63页 |
(一) 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市场化进程 | 第63页 |
(二) 竞争的无序性和市场的逐利性是目前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市场化困境的根源 | 第63页 |
(三) 强化政府责任和规范竞争机制是消除市场化弊端的有力手段 | 第63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63-64页 |
三、局限与不足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