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矿化提高生物耐热性的新策略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8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生物矿化 | 第14-22页 |
1.2.1 概述 | 第14-15页 |
1.2.2 生物矿物 | 第15-20页 |
1.2.3 生物矿化调控 | 第20-22页 |
1.2.4 主要研究方向 | 第22页 |
1.3 仿生矿化研究 | 第22-25页 |
1.3.1 有机-无机界面识别 | 第22-23页 |
1.3.2 有机分子调控 | 第23-24页 |
1.3.3 模板合成 | 第24-25页 |
1.4 生物体的矿化改造 | 第25-34页 |
1.4.1 酵母表面矿化工程 | 第25-28页 |
1.4.2 基于材料的细胞功能化 | 第28-29页 |
1.4.3 病毒表面工程改造 | 第29-34页 |
1.5 疫苗 | 第34-36页 |
1.5.1 疫苗的重要性 | 第34-35页 |
1.5.2 疫苗的热不稳定性 | 第35页 |
1.5.3 冷链及其问题 | 第35页 |
1.5.4 提高疫苗热稳定性的现有策略 | 第35-36页 |
1.5.5 常温疫苗的挑战 | 第36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目标 | 第36-38页 |
第二章 酵母的矿化改造 | 第38-50页 |
2.1 前言 | 第38-3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2.2.1 材料 | 第39页 |
2.2.2 酵母细胞的培养与壳化 | 第39-40页 |
2.2.3 包裹后酵母细胞的表征 | 第40页 |
2.2.4 热处理与酵母细胞的增殖 | 第40页 |
2.2.5 热重和差热分析 | 第40页 |
2.2.6 细胞表面温度分析 | 第40-41页 |
2.2.7 细胞保水能力分析 | 第41页 |
2.2.8 细胞活性检测 | 第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2.3.1 赋予酵母硅化壳 | 第41-43页 |
2.3.2 硅化壳对酵母的热保护 | 第43-45页 |
2.3.3 酵母硅化以后的生殖特性 | 第45-47页 |
2.3.4 硅化壳可以提高酵母保有水分的能力 | 第47-49页 |
2.4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磷酸钙生物矿化制备热稳定疫苗 | 第50-64页 |
3.1 前言 | 第5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3.2.1 材料 | 第50-51页 |
3.2.2 病毒的制备与纯化 | 第51页 |
3.2.3 病毒的原位矿化 | 第51页 |
3.2.4 矿化病毒的表征 | 第51-52页 |
3.2.5 硅化疫苗的生物表征 | 第52-53页 |
3.2.6 矿化疫苗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3-54页 |
3.3 结果 | 第54-61页 |
3.3.1 病毒疫苗的磷酸钙矿化 | 第54-56页 |
3.3.2 矿化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56-58页 |
3.3.3 矿化病毒的热稳定性 | 第58-60页 |
3.3.4 体内实验 | 第60-61页 |
3.4 讨论 | 第61-63页 |
3.5 结论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联合基因工程和生物矿化制备热稳定疫苗 | 第64-90页 |
4.1 前言 | 第64-65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65-72页 |
4.2.1 材料 | 第65-66页 |
4.2.2 EV71克隆构建 | 第66-67页 |
4.2.3 基因工程病毒的制备 | 第67-69页 |
4.2.4 病毒的制备与纯化 | 第69页 |
4.2.5 基因改造疫苗和矿化疫苗的生物性质 | 第69-70页 |
4.2.6 基因工程疫苗的矿化 | 第70页 |
4.2.7 矿化化疫苗的理化性质表征 | 第70-71页 |
4.2.8 矿化疫苗的免疫原性 | 第71页 |
4.2.9 矿化疫苗的热稳定性 | 第71页 |
4.2.10 热处理疫苗的体内免疫效果 | 第71-72页 |
4.3 结果 | 第72-85页 |
4.3.1 基因工程病毒疫苗 | 第72-73页 |
4.3.2 基因工程病毒的生物学性质 | 第73-74页 |
4.3.3 基因工程病毒的矿化 | 第74-78页 |
4.3.4 矿化病毒的生物学性质 | 第78-80页 |
4.3.5 矿化病毒的免疫原性 | 第80-81页 |
4.3.6 矿化病毒的热稳定性 | 第81-84页 |
4.3.7 热稳定性的体内实验 | 第84-85页 |
4.4 讨论 | 第85-88页 |
4.5 结论 | 第88-90页 |
第五章 原位生物硅矿化制备热稳定疫苗 | 第90-106页 |
5.1 前言 | 第90-91页 |
5.2 材料和方法 | 第91-94页 |
5.2.1 材料 | 第91页 |
5.2.2 病毒的制备与纯化 | 第91页 |
5.2.3 病毒的原位硅化 | 第91-92页 |
5.2.4 硅化疫苗的表征 | 第92页 |
5.2.5 硅化疫苗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92-93页 |
5.2.6 热处理后疫苗的免疫效果分析 | 第93页 |
5.2.7 热保护的机理分析 | 第93-9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5页 |
5.3.1 病毒疫苗的硅化与表征 | 第94-97页 |
5.3.2 硅化疫苗的生物学性质 | 第97-98页 |
5.3.3 硅化疫苗的热稳定性 | 第98-101页 |
5.3.4 硅化疫苗的体内实验 | 第101-103页 |
5.3.5 热稳定性的机理分析 | 第103-105页 |
5.4 结论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4页 |
附录 缩略词表 | 第124-125页 |
作者简介以及在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