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1 前言 | 第12-13页 |
1.2 国内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第13页 |
1.3 国内岛屿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4 国外岛屿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第16-18页 |
2.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2.2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3.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第17页 |
2.3.2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17-18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3.1 地理位置简介 | 第18-21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18-19页 |
3.1.2 地质地貌特征 | 第19页 |
3.1.3 海洋水文和海洋资源 | 第19页 |
3.1.4 气候与气象特征 | 第19-20页 |
3.1.5 22 个岛屿的环境因子信息 | 第20-21页 |
3.2 信息搜集、实验材料采集、植物标本鉴定 | 第21页 |
3.2.1 信息搜集 | 第21页 |
3.2.2 实验材料采集 | 第21页 |
3.2.3 植物标本鉴定 | 第21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21-24页 |
3.3.1 地理成分分析 | 第21-22页 |
3.3.2 优势科属和生境类型分析 | 第22页 |
3.3.3 22个岛屿聚类和热图的构建方法 | 第22-23页 |
3.3.4 环境因子对岛屿苔藓植物种数影响的统计分析 | 第23页 |
3.3.5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组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第4章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24-38页 |
4.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 第24-34页 |
4.1.1 物种组成 | 第32-34页 |
4.2 优势科、属组成分析 | 第34-36页 |
4.2.1 科的特点 | 第34-35页 |
4.2.2 属的特点 | 第35-36页 |
4.3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生境分布类型 | 第36页 |
4.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5章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第38-46页 |
5.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地理区系 | 第38-44页 |
5.1.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地理区系成分的划分 | 第38-44页 |
5.2 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影响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 第46-58页 |
6.1 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相似性的分析 | 第46-49页 |
6.1.1 马鞍列岛22个岛屿种间相似性分析 | 第46-49页 |
6.2 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第49-54页 |
6.2.1 苔藓植物分布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 第49页 |
6.2.2 苔藓植物分布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6.2.3 苔藓植物分布与最高海拔之间的关系 | 第50页 |
6.2.4 苔藓植物分布与海岸线长度之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6.2.5 苔藓植物分布与植被覆盖率之间的关系 | 第51-52页 |
6.2.6 苔藓植物分布与露岩面积比率之间的关系 | 第52页 |
6.2.7 苔藓植物分布与建筑密度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6.2.8 苔藓植物分布与交通频度之间的关系 | 第53-54页 |
6.3 应用Canoco5.0进行典范对应分析 | 第54-57页 |
6.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8-64页 |
7.1 研究结果 | 第58-61页 |
7.1.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组成 | 第58-59页 |
7.1.2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成分特点 | 第59-60页 |
7.1.3 影响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 第60-61页 |
7.2 讨论 | 第61-64页 |
7.2.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高于嵊泗列岛 | 第61页 |
7.2.2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气候有关 | 第61-62页 |
7.2.3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分布特点符合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第62页 |
7.2.4 马鞍岛屿苔藓植物的研究需要完善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A马鞍列岛苔藓植物鉴定名录 | 第68-104页 |
附录B马鞍列岛部分苔藓植物图谱 | 第104-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