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的称义观探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2章 加尔文称义观的神学背景 | 第12-20页 |
2.1 保罗与奥古斯丁对称义观的塑造 | 第12-13页 |
2.2 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神人合作”的称义观 | 第13-15页 |
2.3 马丁·路德的称义观:“因信称义” | 第15-18页 |
2.3.1 白白地称义与归算的义 | 第16-17页 |
2.3.2 唯独依靠信心称义 | 第17-18页 |
2.4 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加尔文的称义路径 | 第20-32页 |
3.1 称义:人的败坏与对败坏的人的救赎 | 第20-23页 |
3.1.1 称义的前提:人的全然败坏 | 第20-22页 |
3.1.2 称义的意涵:与上帝和好 | 第22-23页 |
3.2 称义中人的作为 | 第23-27页 |
3.2.1 守律法的作用 | 第23-26页 |
3.2.2 行善功的作用 | 第26-27页 |
3.3 称义中上帝的作为 | 第27-31页 |
3.3.1 称义的动力因:上帝的义 | 第28-29页 |
3.3.2 称义的质料因:基督的义 | 第29页 |
3.3.3 称义的工具因:信心 | 第29-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称义与成圣的关系辨析 | 第32-40页 |
4.1 成圣的意涵 | 第32-34页 |
4.1.1 成圣的起始 | 第32-33页 |
4.1.2 成圣的延续 | 第33-34页 |
4.2 称义与成圣的不可分割性 | 第34-37页 |
4.2.1 称义与成圣的根基:与基督联合 | 第35页 |
4.2.2 称义与成圣:上帝的双重恩典 | 第35-37页 |
4.3 称义与成圣的差别 | 第37-39页 |
4.3.1 不可从成圣的角度去理解称义 | 第37-38页 |
4.3.2 不可从称义的角度去理解成圣 | 第38-39页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