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值班律师制度概述 | 第10-19页 |
1.1 值班律师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 第10-11页 |
1.1.1 值班律师制度的含义 | 第10页 |
1.1.2 值班律师制度的特征 | 第10-11页 |
1.2 值班律师的身份定位 | 第11-14页 |
1.3 值班律师制度的价值 | 第14-19页 |
1.3.1 平等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 | 第15-16页 |
1.3.2 实现被追诉人的自主性辩护 | 第16-17页 |
1.3.3 改善被追诉人的弱势地位 | 第17-18页 |
1.3.4 强化被追诉人的案件参与程度 | 第18-19页 |
第2章 国外有关国家值班律师制度考察及经验启示 | 第19-22页 |
2.1 英国值班律师计划 | 第19页 |
2.2 加拿大值班律师制度 | 第19-20页 |
2.3 日本值班律师计划 | 第20-21页 |
2.4 国外有关国家值班律师制度的经验启示 | 第21-22页 |
第3章 我国确立值班律师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及实践探索 | 第22-29页 |
3.1 我国确立值班律师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 第22-27页 |
3.1.1 值班律师制度可以弥补现行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 | 第23-24页 |
3.1.2 值班律师制度可以对侦查权的行使进行有效监督 | 第24-26页 |
3.1.3 值班律师制度可以满足某些制度运行的特殊需要 | 第26-27页 |
3.2 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实践探索及问题 | 第27-29页 |
第4章 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构建设想 | 第29-37页 |
4.1 明确值班律师的条件 | 第29-30页 |
4.2 明确值班律师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 第30页 |
4.3 规范值班律师制度的运行模式 | 第30-35页 |
4.3.1 明确值班律师的工作地点 | 第33页 |
4.3.2 制定值班律师的工作职责 | 第33-34页 |
4.3.3 规范值班律师的工作程序 | 第34-35页 |
4.4 构建值班律师工作的保障机制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