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1 战略管理定义 | 第15页 |
2.1.2 战略管理的内容 | 第15-16页 |
2.1.3 战略管理的过程 | 第16-18页 |
2.1.4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第18-22页 |
2.1.5 竞争战略理论 | 第22-23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3页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第三章 SHBY物流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第26-41页 |
3.1 SHBY物流公司简介 | 第26页 |
3.2 SHBY物流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第26-28页 |
3.2.1 集装箱运输业务 | 第26页 |
3.2.2 空运运输业务 | 第26-27页 |
3.2.3 公路运输业务 | 第27页 |
3.2.4 仓储服务业务 | 第27页 |
3.2.5 保税物流仓储服务业务 | 第27-28页 |
3.2.6 附加值服务业务 | 第28页 |
3.3 SHBY物流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第28-33页 |
3.3.1 政治环境 | 第28-30页 |
3.3.2 经济环境 | 第30-32页 |
3.3.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32页 |
3.3.4 技术环境 | 第32-33页 |
3.4 SHBY物流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第33-38页 |
3.4.1 行业环境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3.4.2 行业环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第34-36页 |
3.4.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环境 | 第36-38页 |
3.5 SHBY物流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第38-41页 |
3.5.1 内部管理能力 | 第38-39页 |
3.5.2 客户资源能力 | 第39-40页 |
3.5.3 信息建设能力 | 第40页 |
3.5.4 核心竞争能力 | 第40页 |
3.5.5 资金保障能力 | 第40-41页 |
第四章 SHBY物流公司SWOT战略模型分析 | 第41-47页 |
4.1 SWOT矩阵分析 | 第41-42页 |
4.2 优势分析 | 第42-43页 |
4.2.1 区域位置优势 | 第42页 |
4.2.2 运营成本优势 | 第42页 |
4.2.3 客户资源优势 | 第42-43页 |
4.2.4 硬件资源优势 | 第43页 |
4.3 劣势分析 | 第43-44页 |
4.3.1 公司缺乏科学制度化的管理 | 第43页 |
4.3.2 物流技术需进一步提高 | 第43页 |
4.3.3 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 第43-44页 |
4.3.4 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 | 第44页 |
4.4 机遇分析 | 第44-45页 |
4.4.1 国家政策支持 | 第44页 |
4.4.2 物流需求持续增长 | 第44页 |
4.4.3 个性化外包服务增多 | 第44页 |
4.4.4 市场空间大 | 第44-45页 |
4.5 威胁分析 | 第45-47页 |
4.5.1 战略管理意识缺乏 | 第45页 |
4.5.2 同行竞争激烈 | 第45页 |
4.5.3 专业人才缺乏 | 第45-46页 |
4.5.4 国内运输成本过高 | 第46-47页 |
第五章 SHBY物流公司基于SWOT-AHP战略模型实施策略 | 第47-59页 |
5.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第47-48页 |
5.2 建立判断矩阵 | 第48-50页 |
5.3 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检验 | 第50-53页 |
5.3.1 确定一级指标A权重向量和一致性检验 | 第50-51页 |
5.3.2 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向量和一致性检验 | 第51-53页 |
5.4 确定评价指标组合权重 | 第53页 |
5.5 备选方案比较 | 第53-57页 |
5.6 最终方案选择 | 第57-59页 |
第六章 SHBY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 第59-62页 |
6.1 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 第59页 |
6.2 提升企业信息化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59-60页 |
6.3 加强人才资源的储备 | 第60-61页 |
6.4 提升企业文化,加强品牌建设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