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煤化工废水处理简介 | 第10-16页 |
1.2.1 物化预处理 | 第10-12页 |
1.2.2 生物处理 | 第12-14页 |
1.2.3 深度处理 | 第14-16页 |
1.3 水处理脱氮技术简介 | 第16-22页 |
1.3.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 | 第16-20页 |
1.3.2 生物脱氮的新技术 | 第20-22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现场试验及分析方法 | 第23-31页 |
2.1 某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项目概况 | 第23-27页 |
2.1.1 废水水量和水质 | 第23-25页 |
2.1.2 废水处理工艺 | 第25-27页 |
2.2 现场试验 | 第27-29页 |
2.2.1 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2.2.2 试验污泥及原水 | 第28页 |
2.2.3 试验内容 | 第28-29页 |
2.3 试验仪器与药剂 | 第29-31页 |
2.3.1 试验主要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3.2 试验药剂 | 第29-30页 |
2.3.3 试验仪器 | 第30-31页 |
第3章 某工程中生物增浓-改良A/O脱氮系统总氮的去除研究 | 第31-44页 |
3.1 生物增浓-改良A/O脱氮系统 | 第31-32页 |
3.2 生物增浓工艺启动及稳定阶段脱氮效能研究 | 第32-38页 |
3.2.1 生物增浓工艺启动 | 第32-33页 |
3.2.2 稳定阶段工艺运行效果 | 第33-35页 |
3.2.3 生物增浓工艺稳定运行脱氮效能研究 | 第35-38页 |
3.3 改良A/O工艺启动及稳定阶段脱氮效能研究 | 第38-42页 |
3.3.1 改良A/O工艺启动 | 第38页 |
3.3.2 稳定运行效果 | 第38-39页 |
3.3.3 改良A/O工艺脱氮效能研究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改良A/O工艺脱氮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58页 |
4.1 改良A/O工艺的脱氮效能研究 | 第44-47页 |
4.1.1 试验系统与水质 | 第44-46页 |
4.1.2 小试改良A/O工艺的脱氮效能 | 第46-47页 |
4.2 进水C/N比对改良A/O工艺生物脱氮的影响 | 第47-50页 |
4.3 硝化液回流比对改良A/O工艺生物脱氮的影响 | 第50-53页 |
4.4 分段进水对改良A/O工艺生物脱氮的影响 | 第53-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改良A/O工艺降解动力学研究 | 第58-63页 |
5.1 氨氮降解动力学研究 | 第58-60页 |
5.1.1 动力学模型 | 第58页 |
5.1.2 参数的求定 | 第58-60页 |
5.2 COD降解动力学研究 | 第60-62页 |
5.2.1 动力学模型 | 第60-61页 |
5.2.2 参数的求定 | 第61-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