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建康城市空间布局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第9-14页 |
(一) 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六朝建康城研究 | 第10-14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六朝都城的建设 | 第16-24页 |
一、东吴建业建设 | 第16-18页 |
二、东晋建康建设 | 第18-21页 |
三、南朝建康建设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建康城市空间布局 | 第24-42页 |
一、六朝建康的居住空间 | 第24-29页 |
(一) 建康城居住空间的分布 | 第25-28页 |
(二) 建康居民居住空间的布局特征 | 第28-29页 |
(三) 影响建康居民居住空间布局的原因 | 第29页 |
二、六朝建康的贸易空间 | 第29-33页 |
(一) 建康城贸易地点的分布 | 第29-31页 |
(二) 建康的商货来源及商贸地位 | 第31-32页 |
(三) 建康商贸空间的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三、六朝建康的文教空间 | 第33-38页 |
(一) 建康中央官学的迁移 | 第33-36页 |
(二) 建康私学分布 | 第36-38页 |
(三) 建康文教空间的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38页 |
四、六朝建康的宗教空间 | 第38-42页 |
(一) 建康佛寺及分布 | 第39-40页 |
(二) 建康的道观分布 | 第40-41页 |
(三) 建康宗教空间的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侯景之乱所见建康城市防御空间 | 第42-54页 |
一、侯景之乱及关键人物 | 第42-44页 |
二、侯景之乱过程 | 第44-54页 |
(一) 侯景之乱的背景 | 第44-45页 |
(二) 侯景之乱的过程 | 第45-46页 |
(三) 梁武帝末年都城防御空间 | 第46-54页 |
第五章 六朝都城地位评述 | 第54-64页 |
一、六朝建康与同时期北朝都城的空间布局特征比较 | 第54-60页 |
(一) 六朝建康与曹魏邺城比较 | 第54-56页 |
(二) 六朝建康与北魏洛阳比较 | 第56-59页 |
(三) 六朝建康与东魏、北齐邺城比较 | 第59-60页 |
二、六朝建康城市空间布局突出价值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