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规模视角的西部城市家庭用电模拟与控制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关于西部城市能耗现状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关于城市家庭能耗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5-20页 |
1.2.3 关于城市家庭能耗变动规律的研究 | 第20-21页 |
1.2.4 本节小结 | 第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2 理论基础及数据来源 | 第27-3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2.1.1 能耗性态分解 | 第27-30页 |
2.1.2 边际理论 | 第30-31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31-33页 |
2.2.1 西部城市家庭样本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2.2.2 碳排放系数计算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3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33-41页 |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33-36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3.1.2 数据处理 | 第34-36页 |
3.2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及其碳排放特征 | 第36-37页 |
3.2.1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水平 | 第36-37页 |
3.2.2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水平 | 第37页 |
3.3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影响因素 | 第37-41页 |
3.3.1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3.3.2 显著影响因素 | 第38-39页 |
3.3.3 主要影响因素的边际效应 | 第39-41页 |
4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的统计分布状态模拟 | 第41-59页 |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4.1.1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4.1.2 模型构建 | 第42页 |
4.2 统计分布初选 | 第42-45页 |
4.3 模型优选 | 第45-55页 |
4.3.1 参数确定与K-S检验 | 第45-48页 |
4.3.2 优选模型确定 | 第48-53页 |
4.3.3 城市家庭用电量的统计特性模拟 | 第53-54页 |
4.3.4 结果模拟 | 第54-55页 |
4.4 家庭规模对家庭用电量统计状态迁移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量边际变动规律 | 第56-59页 |
5 西部城市家庭用电控制对策 | 第59-65页 |
5.1 建立符合地域特征的能源调控政策 | 第59-60页 |
5.2 利用技术引导家庭电力消费的合理性 | 第60-61页 |
5.3 建立针对性的价格激励机制与消费者引导机制 | 第61-63页 |
5.4 建立配合家庭能源政策制定的统计机制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