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现实路径选择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19页
        1.2.1 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1.2.2 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化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1.2.3 文献评述第18-19页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理论分析第21-29页
    2.1 人民币区域化的理论基石第21-26页
        2.2.1 货币替代理论第21-23页
        2.2.2 三元悖论第23-24页
        2.2.3 最优货币区理论第24-26页
    2.2 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6-29页
        2.2.1 货币区域化的定义第26页
        2.2.2 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定义第26-27页
        2.2.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推动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战略意义第27-29页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现状分析第29-39页
    3.1 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现实进展第29-34页
        3.1.1 推行区域贸易本币结算,发挥人民币结算职能第29-30页
        3.1.2 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实现人民币储备职能第30-31页
        3.1.3 鼓励人民币资本输出,拓展人民币投融资功能第31-32页
        3.1.4 建立直接汇率形成机制,消除货币兑换阻碍第32页
        3.1.5 增强双边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人民币金融服务第32-34页
    3.2 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制约因素分析第34-39页
        3.2.1 对外贸易大而不强,影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深度第34-35页
        3.2.2 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成为无法回避的“短板”第35-36页
        3.2.3 区域金融体系不健全,制约着人民币的跨境循环第36-37页
        3.2.4 区域内大国货币竞争激烈,削弱人民币的接受度第37-38页
        3.2.5 区域内政治宗教文化差异显著,降低人民币的认同感第38-39页
4 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9-46页
    4.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第39-41页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第39页
        4.1.2 数据变量说明与研究假设第39-41页
    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41-46页
        4.2.1 实证检验第41-42页
        4.2.2 实证结果分析第42-46页
5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人民币实现中亚区域化的现实路径的方案设计第46-56页
    5.1 推动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总体思路第46-47页
    5.2 人民币实现中亚区域化的具体举措第47-51页
        5.2.1 以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示范点,开展人民币创新业务第47-48页
        5.2.2 以完善大型项目人民币贷款为切入点,巩固人民币区域投融资货币地位第48-49页
        5.2.3 以深化中亚金融基础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第49页
        5.2.4 以推进人民币区域可兑换为关键点,保障人民币跨境金融服务实体水平第49-50页
        5.2.5 以建立中亚能源金融中心为突破点,增强人民币区域计价结算功能第50-51页
    5.3 人民币实现中亚区域化的配套措施第51-56页
        5.3.1 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第51-52页
        5.3.2 充分发挥亚投行、上合组织的带动作用第52-53页
        5.3.3 稳步推动与中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第53-54页
        5.3.4 不断深化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第54-55页
        5.3.5 调整优化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基于内部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货币国际化的贸易和金融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