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及展望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原则及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冯煦的生平和交游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冯煦的生平探索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冯煦的交游探讨 | 第18-24页 |
第三节 冯煦结社考 | 第24-30页 |
第二章 冯煦诗及诗学思想 | 第30-42页 |
第一节 清末诗学背景 | 第30-32页 |
第二节 诗歌题材类型探索 | 第32-35页 |
第三节 冯煦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35-39页 |
第四节 诗多“悽咽”及其成因 | 第39-42页 |
第三章 冯煦之词与词学思想 | 第42-52页 |
第一节 清末的词学背景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冯煦的词学活动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冯煦的词学思想 | 第45-50页 |
第四节 蒿庵词不足之处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