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铌钽酸盐光催化剂的设计与位点选择性掺杂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钽酸盐、铌酸盐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钽酸盐半导体催化剂第13-14页
        1.2.2 铌酸盐半导体催化剂第14-15页
    1.3 催化剂的本征缺陷及改性第15-16页
        1.3.1 本征缺陷第15页
        1.3.2 催化剂的改性第15-16页
    1.4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第16-19页
        1.4.1 Hartree-Fock近似第16-17页
        1.4.2 Kohn-Sham方程第17-18页
        1.4.3 交换关联泛函第18-19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5页
第二章 InNbO_4半导体的本征缺陷及表面吸附甲醛的研究第25-65页
    2.1 引言第25-27页
    2.2 实验方法及计算参数第27-29页
        2.2.1 实验试剂第27页
        2.2.2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3 纯相InNbO_4的合成第28页
        2.2.4 计算细节第28-29页
    2.3 纯相InNbO_4的物相表征及电子结构第29-35页
        2.3.1 物相表征第29-31页
        2.3.2 InNbO_4晶体及电子结构第31-35页
    2.4 InNbO_4的本征缺陷第35-44页
        2.4.1 空位缺陷位于O_1位置的研究第35-38页
        2.4.2 空位缺陷位于O_2位置的研究第38-40页
        2.4.3 间隙位添加In原子的研究第40-42页
        2.4.4 结果对比讨论第42-44页
    2.5 InNbO_4的表面及甲醛分子吸附研究第44-62页
        2.5.1 InNbO_4表面模型的建立和优化第45-48页
        2.5.2 InNbO_4表面吸附甲醛分子第48-62页
    2.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三章 Fe、La掺杂InNbO_4半导体的电子及光学性质影响第65-82页
    3.1 引言第65-66页
    3.2 计算参数和模型第66-67页
    3.3 讨论与结果第67-78页
        3.3.1 Fe掺杂InNbO_4的位点选择和电子结构第67-70页
        3.3.2 La掺杂InNbO_4的位点选择和电子结构第70-73页
        3.3.3 Fe、La共掺杂InNbO_4的位点选择和电子结构第73-76页
        3.3.4 带电势和氧化还原能力的评价第76-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第四章 过渡态元素掺杂InTaO_4的研究第82-109页
    4.1 引言第82-83页
    4.2 实验方法及计算参数第83页
    4.3 分析与结果第83-105页
        4.3.1 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83-87页
        4.3.2 过渡态元素Sc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87-89页
        4.3.3 过渡态元素Ti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89-90页
        4.3.4 过渡态元素V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90-92页
        4.3.5 过渡态元素Cr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92-94页
        4.3.6 过渡态元素Mn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94-96页
        4.3.7 过渡态元素Fe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96-97页
        4.3.8 过渡态元素Co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97-99页
        4.3.9 过渡态元素Ni掺杂InTaO_4的晶体及电子结构第99-101页
        4.3.10 结果对比讨论第101-105页
    4.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9页
第五章 非计量Na/Ta比的 NaTaO_3中Eu~(3+)离子选择性掺杂及其光催化氧化还原能力研究第109-121页
    5.1 引言第109-110页
    5.2 模拟计算实验方法及细节第110-111页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11-117页
    5.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1-12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金属负载TiO2催化剂用于光催化部分氧化乙醇及乙醇/甲醇性能研究
下一篇:钒酸银基光催化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