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换热元件及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1.2.1 国内外单管换热元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外换热器内整流效果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换热器进口整流效果研究的计算模型 | 第17-32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17-26页 |
| 2.2.1 物理模型 | 第17-21页 |
| 2.2.2 网格划分 | 第21-23页 |
| 2.2.3 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 2.3 数据处理与模型选取 | 第26-30页 |
| 2.3.1 统计学公式 | 第26页 |
| 2.3.2 数据处理说明 | 第26-28页 |
| 2.3.3 网格无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 2.3.4 数学模型的选取 | 第29-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3章 光管管束换热器进口整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2-48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光管管束基本参数对光管换热器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32-39页 |
| 3.2.1 换热器进口Re数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33-35页 |
| 3.2.2 光管管束间距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2.3 光管管束布置方式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 3.3 整流孔板基本参数对光管换热器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39-46页 |
| 3.3.1 整流孔板高度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 3.3.2 整流孔位置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41-44页 |
| 3.3.3 整流孔面积占比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 3.4 光管换热器整流效果的机理分析 | 第46-4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波节管管束换热器进口整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8-60页 |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 4.2 波节管管束基本参数对光管换热器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49-52页 |
| 4.2.1 波节处与非波节处RSD曲线的对比 | 第49-50页 |
| 4.2.2 换热器进口Re数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 4.2.3 波节管管束间距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 4.3 整流孔板基本参数对波节管换热器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52-59页 |
| 4.3.1 整流孔板高度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 4.3.2 整流孔面积占比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 4.3.3 各整流孔流量的分配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56-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螺旋管管束换热器进口整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60-67页 |
| 5.1 引言 | 第60-61页 |
| 5.2 螺旋管管束基本参数对光管换热器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61-64页 |
| 5.2.1 换热器进口Re数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61-63页 |
| 5.2.2 螺旋管管束间距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 5.3 整流孔板基本参数对螺旋管换热器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 5.3.1 整流孔板高度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 5.3.2 整流孔面积占比对整流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