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 对称挠度差值影响线法介绍 | 第12-13页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外研究水平介绍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在役桥梁检测鉴定技术标准研究 | 第15-27页 |
2.1 现行评价标准及问题 | 第15-16页 |
2.1.1 现行评价标准 | 第15页 |
2.1.2 现行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 第15-16页 |
2.2 技术状况及使用功能评定 | 第16-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基于对称挠度差影响线的连续梁桥损伤定位理论研究 | 第27-6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2 连续梁桥对称挠度差的理论研究 | 第27-32页 |
3.3 基于对称挠度差值影响线的连续箱梁桥快速损伤识别技术 | 第32-45页 |
3.3.1 工程概况 | 第32-35页 |
3.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5-45页 |
3.3.2.1 有限元模型横向截面的绘制 | 第35-36页 |
3.3.2.2 设置操作环境和材料定义 | 第36页 |
3.3.2.3 横截面导入MidasCivil和计算截面特性 | 第36-39页 |
3.3.2.4 变截面 | 第39页 |
3.3.2.5 节点单元的建立和单元赋予截面 | 第39-40页 |
3.3.2.6 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3.3.2.7 预应力钢束的建立 | 第41-43页 |
3.3.2.8 添加静力荷载 | 第43-45页 |
3.4 连续箱梁桥静力损伤识别 | 第45-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连续箱梁桥动力损伤识别 | 第63-77页 |
4.1 有限元分析工况及振型模态 | 第63-66页 |
4.2 损伤的识别 | 第66-7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结论 | 第77页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