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燃烧SO3的生成机理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煤中硫析出及存在形态 | 第11-12页 |
1.2.2 锅炉中SO_3生成 | 第12-13页 |
1.2.3 烟气中SO_3测量 | 第13-14页 |
1.2.4 锅炉中SO_3危害 | 第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SO_3的热力学平衡计算 | 第16-36页 |
2.1 热力学平衡计算原理 | 第16页 |
2.2 SO_2-O_2体系热力学平衡计算 | 第16-20页 |
2.2.1 温度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2 O_2浓度影响 | 第19页 |
2.2.3 SO_2浓度影响 | 第19-20页 |
2.3 烟气体系热力学平衡计算 | 第20-25页 |
2.3.1 温度的影响 | 第20-22页 |
2.3.2 O_2浓度影响 | 第22-23页 |
2.3.3 SO_2浓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4 H_2O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 富氧燃烧热力学平衡计算 | 第25-34页 |
2.4.1 富氧燃烧理论烟气模型 | 第25-26页 |
2.4.2 温度的影响 | 第26-29页 |
2.4.3 过量空气系数影响 | 第29页 |
2.4.4 含硫量影响 | 第29-31页 |
2.4.5 不同煤种 | 第31-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SO_3反应动力学模拟 | 第36-54页 |
3.1 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3.1.1 化学动力学模型 | 第36页 |
3.1.2 反应器模型 | 第36-37页 |
3.1.3 模型的验证 | 第37页 |
3.2 硫的迁移路径 | 第37-47页 |
3.2.1 H_2S向SO_2的迁移 | 第38-42页 |
3.2.2 SO_2向SO_3的迁移 | 第42-44页 |
3.2.3 SO_3生成机理 | 第44-47页 |
3.3 不同因素对SO_3影响 | 第47-51页 |
3.3.1 循环方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2 O_2浓度影响 | 第48-49页 |
3.3.3 SO_2浓度影响 | 第49-50页 |
3.3.4 H_2O浓度影响 | 第50-51页 |
3.3.5 NO浓度影响 | 第51页 |
3.4 不同循环方式的酸露点预测 | 第51-52页 |
3.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4.1 结论 | 第54-55页 |
4.2 未来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