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社区护理学论文

痴呆症家庭照顾者面临的挑战及对痴呆症照顾服务的期望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词表第17-18页
第一部分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第18-84页
    1. 前言第18-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8页
            1.1.1 痴呆症的概述第18-21页
            1.1.2 照顾者负担第21-22页
            1.1.3 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第22-28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1.2.1 研究目的第28页
            1.2.2 研究意义第28-29页
    2. 对象与方法第29-39页
        2.1 课题设计第29页
        2.2 样本量的计算第29页
        2.3 研究对象第29-30页
        2.4 研究现场第30页
        2.5 主要研究内容第30页
        2.6 资料收集工具第30-33页
            2.6.1 一般资料问卷第31页
            2.6.2 照顾者负担量表第31-32页
            2.6.3 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第32-33页
            2.6.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第33页
        2.7 资料收集过程第33-37页
            2.7.1 伦理学原则第33-34页
            2.7.2 人员培训第34页
            2.7.3 预试验第34-35页
            2.7.4 资料收集第35-37页
            2.7.5 质量控制第37页
        2.8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37-39页
            2.8.1 统计学方法第37-38页
            2.8.2 缺失值的处理第38-39页
    3. 结果第39-72页
        3.1 问卷回收情况第39页
        3.2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第39-43页
            3.2.1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基本资料第39-41页
            3.2.2 家庭照顾者与照顾者角色有关的特征第41页
            3.2.3 被照顾者的基本资料第41-43页
        3.3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及客观照顾负担第43-44页
        3.4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主观照顾负担第44-47页
            3.4.1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主观照顾负担的因子分析结果第44页
            3.4.2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主观照顾负担及各维度得分情况第44-47页
        3.5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生理性负担及影响因素第47-55页
            3.5.1 家庭照顾者人口学特征对生理性负担的影响第47页
            3.5.2 家庭照顾者与照顾者角色有关的特征对于生理性负担的影响第47-48页
            3.5.3 痴呆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对生理性负担的影响第48页
            3.5.4 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对于生理性负担的影响第48页
            3.5.5 连续性变量与生理性负担的Spearman相关分析第48-54页
            3.5.6 生理性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第54-55页
        3.6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情感性负担及影响因素第55-58页
            3.6.1 家庭照顾者人口学特征对情感性负担的影响第55页
            3.6.2 家庭照顾者与照顾者角色有关的特征对情感性负担的影响第55-56页
            3.6.3 痴呆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对情感性负担的影响第56页
            3.6.4 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对情感性负担的影响第56页
            3.6.5 连续性变量与情感性负担的Spearman相关分析第56页
            3.6.6 情感性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第56-58页
        3.7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时间依赖性负担及影响因素第58-60页
            3.7.1 家庭照顾者人口学特征对时间依赖性负担的影响第58页
            3.7.2 家庭照顾者与照顾者角色有关的特征对时间依赖性负担的影响第58页
            3.7.3 痴呆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对时间依赖性负担的影响第58-59页
            3.7.4 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对时间依赖性负担的影响第59页
            3.7.5 连续性变量与时间依赖性负担的Spearman相关分析第59页
            3.7.6 时间依赖性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第59-60页
        3.8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发展性负担及影响因素第60-63页
            3.8.1 家庭照顾者人口学特征对发展性负担的影响第61页
            3.8.2 家庭照顾者与照顾者角色有关的特征对发展性负担的影响第61页
            3.8.3 痴呆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对发展性负担的影响第61-62页
            3.8.4 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对发展性负担的影响第62页
            3.8.5 连续性变量与发展性负担的Spearman相关分析第62页
            3.8.6 发展性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第62-63页
        3.9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社会性负担及影响因素第63-66页
            3.9.1 家庭照顾者人口学特征对社会性负担的影响第64页
            3.9.2 家庭照顾者与照顾者角色有关的特征对社会性负担的影响第64页
            3.9.3 痴呆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对社会性负担的影响第64页
            3.9.4 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对社会性负担的影响第64页
            3.9.5 连续性变量与社会性负担的Spearman相关分析第64-65页
            3.9.6 社会性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第65-66页
        3.10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NPI-D及影响因素第66-72页
            3.10.1 家庭照顾者人口学特征对NPI-D的影响第66页
            3.10.2 家庭照顾者与照顾者角色有关的特征对NPI-D的影响第66页
            3.10.3 痴呆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对NPI-D的影响第66-67页
            3.10.4 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对NPI-D的影响第67页
            3.10.5 连续性变量与NPI-D的Spearman相关分析第67页
            3.10.6 痴呆症患者BPSD分布以及与NPI-D的Spearman相关分析第67-70页
            3.10.7 NPI-D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第70-72页
    4. 讨论第72-83页
        4.1 中国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情况第73-74页
            4.1.1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结构第73页
            4.1.2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客观与主观负担水平第73-74页
            4.1.3 家庭照顾者主观照顾负担与客观照顾负担的关系第74页
        4.2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非特异性的主观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第74-76页
        4.3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BPSD相关的主观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第76-80页
            4.3.1 BPSD的分布第77-79页
            4.3.2 BPSD对于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第79-80页
        4.4 本研究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第80-81页
            4.4.1 采用长期纵向研究的方法,探讨痴呆症家庭照顾者负担的变化第80页
            4.4.2 针对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干预措施第80-81页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81-83页
    5. 结论第83-84页
第二部分 痴呆症患者家属照顾者面临的挑战及对痴呆症照顾服务的期望第84-127页
    1. 前言第84-98页
        1.1 研究背景第84-97页
            1.1.1 痴呆症照顾服务概述第84-89页
            1.1.2 痴呆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干预措施第89-93页
            1.1.3 混合性研究第93-94页
            1.1.4 Giddens结构学理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94-97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7-98页
            1.2.1 研究目的第97页
            1.2.2 研究意义第97-98页
    2. 对象与方法第98-106页
        2.1 研究设计第98-100页
        2.2 研究现场第100页
        2.3 研究对象第100-101页
        2.4 资料收集第101-102页
        2.5 资料分析第102-103页
            2.5.1 转录访谈录音,使自己充分熟悉研究数据第102页
            2.5.2 对资料进行译码第102页
            2.5.3 寻找主题第102-103页
            2.5.4 审阅主题第103页
            2.5.5 确认并命名主题第103页
            2.5.6 结合Giddens结构学理论进行反思第103页
        2.6 质量控制第103-104页
        2.7 伦理学问题第104-106页
    3. 结果第106-117页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第106-108页
        3.2 未经治疗与干预的痴呆症精神行为症状第108-109页
        3.3 痴呆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压力第109-111页
        3.4 缺乏对于痴呆症患者的系统、协同治疗第111-112页
        3.5 照顾者缓解照顾压力的策略第112-113页
        3.6 推荐的痴呆症服务第113-117页
    4. 讨论第117-126页
        4.1 痴呆症精神行为症状是家庭照顾者面临的最大挑战第117-119页
        4.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满足痴呆症家庭照顾者期望的重要因素第119页
        4.3 协助照顾者提高照顾能力的具体措施第119-122页
            4.3.1 发展家庭照顾者的教育培训项目第120页
            4.3.2 促进与痴呆症患者的沟通交流第120-122页
        4.4 采用正性方式应对照顾负担第122-123页
            4.4.1 确认压力源和中介第122页
            4.4.2 采用既有资源和服务支持家庭照顾者第122-123页
            4.4.3 为照顾者寻求帮助,暂息照顾服务及自我的照顾第123页
        4.5 本研究对于医疗实践与健康政策的启示第123-124页
        4.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24-126页
    5. 结论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5页
综述第145-153页
    参考文献第150-153页
附录第153-16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68-171页
致谢第171-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下一篇: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