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6-19页 |
1.1.1 功率合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1.2 线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毫米波功率放大器及相关技术概述 | 第21-33页 |
2.1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21-24页 |
2.1.1 功率转折点与1dB压缩点 | 第21页 |
2.1.2 增益与平坦度 | 第21-22页 |
2.1.3 线性度 | 第22-24页 |
2.1.4 效率 | 第24页 |
2.2 功率合成技术概述 | 第24-28页 |
2.2.1 电路级功率合成 | 第24-25页 |
2.2.2 空间功率合成 | 第25-28页 |
2.2.2.1 常见的空间功率合成网络 | 第25-27页 |
2.2.2.2 影响空间功率合成效率的主要因素 | 第27-28页 |
2.3 线性化技术概述 | 第28-32页 |
2.3.1 反馈法 | 第29-30页 |
2.3.2 前馈法 | 第30页 |
2.3.3 预失真法 | 第30-32页 |
2.3.3.1 预失真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1页 |
2.3.3.2 预失真技术的分类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功率放大器的单元模块设计 | 第33-72页 |
3.1 功率放大器的总体方案 | 第33-34页 |
3.2 功率放大器的指标分解 | 第34-37页 |
3.3 波导3 dB功分器的设计与优化 | 第37-46页 |
3.3.1 波导T型节3 dB功分器的仿真与优化 | 第38-41页 |
3.3.1.1 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3.3.1.2 仿真与优化 | 第39页 |
3.3.1.3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39-40页 |
3.3.1.4 波导T型节功率分配-合成器级联仿真 | 第40-41页 |
3.3.1.5 波导T型节功率分配-合成器实物测试 | 第41页 |
3.3.2 分支波导3 dB功分器的仿真与优化 | 第41-46页 |
3.3.2.1 模型建立 | 第42页 |
3.3.2.2 仿真与优化 | 第42-44页 |
3.3.2.3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44-45页 |
3.3.2.4 分支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级联仿真 | 第45-46页 |
3.3.2.5 分支波导功率分配-合成器实物测试 | 第46页 |
3.4 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 第46-51页 |
3.4.1 波导-微带单探针过渡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 第47-50页 |
3.4.1.1 模型建立 | 第47-48页 |
3.4.1.2 仿真与优化 | 第48-49页 |
3.4.1.3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49-50页 |
3.4.2 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 第50-51页 |
3.4.2.1 模型建立 | 第50页 |
3.4.2.2 仿真与优化 | 第50-51页 |
3.4.2.3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51页 |
3.5 多路功率分配/合成网络设计与优化 | 第51-56页 |
3.5.1 四路功率分配-合成网络仿真与优化 | 第51-54页 |
3.5.2 四路功率分配-合成网络实物测试 | 第54-56页 |
3.6 功放的电源和温度补偿电路设计 | 第56-63页 |
3.6.1 电源和保护电路设计 | 第57-60页 |
3.6.2 温度补偿电路设计 | 第60-63页 |
3.7 功放的线性化器设计与优化 | 第63-71页 |
3.7.1 线性化器的基本原理 | 第63页 |
3.7.2 线性化器的模型建立 | 第63-68页 |
3.7.2.1 微带3 dB Wilkinson功分器 | 第64-65页 |
3.7.2.2 微带3 dB电桥 | 第65-66页 |
3.7.2.3 极管非线性发生器 | 第66-67页 |
3.7.2.4 极管偏置电路 | 第67页 |
3.7.2.5 线性化器的仿真模型 | 第67-68页 |
3.7.3 线性化器的参数优化 | 第68-7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功率放大器的整体结构实现 | 第72-90页 |
4.1 功放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72-74页 |
4.1.1 单探针过渡功放整体结构 | 第72-73页 |
4.1.2 探针过渡功放整体结构 | 第73-74页 |
4.2 功放的散热分析与设计 | 第74-81页 |
4.2.1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74-76页 |
4.2.1.1 基本概念 | 第74-75页 |
4.2.1.2 基本理论 | 第75-76页 |
4.2.2 散热分析 | 第76-81页 |
4.2.2.1 功放管芯自然散热 | 第76-77页 |
4.2.2.2 功放整体结构自然散热 | 第77-78页 |
4.2.2.3 功放整体结构加装散热器自然散热 | 第78-79页 |
4.2.2.4 功放整体结构强迫风冷散热 | 第79-81页 |
4.3 功放的实现 | 第81-89页 |
4.3.1 功放加工 | 第81-84页 |
4.3.1.1 电源、保护和温补电路加工 | 第82页 |
4.3.1.2 微带电路板加工 | 第82-83页 |
4.3.1.3 功放腔体加工 | 第83-84页 |
4.3.2 功放整体组装 | 第84-89页 |
4.3.2.1 功放芯片微组装 | 第84-87页 |
4.3.2.2 电源、保护及温补电路组装 | 第87-88页 |
4.3.2.3 散热器组装 | 第88页 |
4.3.2.4 线性化器组装 | 第88-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功率放大器的测试 | 第90-110页 |
5.1 电源、保护及温补电路测试 | 第90-93页 |
5.1.1 电源、保护电路测试 | 第90-92页 |
5.1.2 温补电路测试 | 第92-93页 |
5.2 功放模块测试 | 第93-103页 |
5.2.1 功放模块无源测试 | 第93-95页 |
5.2.2 功放模块小信号测试 | 第95-97页 |
5.2.3 功放模块大信号测试 | 第97-100页 |
5.2.4 功放模块高低温测试 | 第100-103页 |
5.3 线性化器测试 | 第103-105页 |
5.4 线性化器-功放模块级联整体测试 | 第105-108页 |
5.5 功放整体高低温测试 | 第108-10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10-111页 |
6.2 存在的不足 | 第111页 |
6.3 后续工作和展望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附录A 功率分配/合成网络的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117-130页 |
A.1 波导T型节3 dB功分器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117-119页 |
A.2 分支波导3 dB功分器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119-123页 |
A.3 波导-微带单探针过渡结构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123-126页 |
A.4 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结构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126-130页 |
附录B 功率放大器机械加工图(示例) | 第130-135页 |
附录C 功率放大器散热分析命令流文件(示例) | 第135-138页 |
附录D ISL21400温补配置程序 | 第138-140页 |
附录E 功率放大器测试平台概览 | 第140-141页 |
附录F 功放模块IMD_3测试结果 | 第141-144页 |
附录G 线性化器-功放模块级联IMD_3测试结果 | 第144-147页 |
图目录 | 第147-152页 |
表目录 | 第152-15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