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信道编码理论 | 第9-11页 |
1.1.2 排列熵算法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信道编码相关理论 | 第14-31页 |
2.1 数学基础 | 第14-16页 |
2.1.1 群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环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3 域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 编码理论 | 第16-30页 |
2.2.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2.2 编码定理 | 第18-20页 |
2.2.3 编码介绍与分类 | 第20-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信道编码性能仿真分析 | 第31-52页 |
3.1 仿真平台说明 | 第31-32页 |
3.2 RS(Reed-Solomon)码 | 第32-42页 |
3.2.1 编译码算法 | 第33-40页 |
3.2.2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3.3 卷积码 | 第42-49页 |
3.3.1 编译码算法 | 第42-47页 |
3.3.2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3.4 交织 | 第49-50页 |
3.5 级联码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排列熵算法与复杂性度量 | 第52-67页 |
4.1 排列熵算法介绍 | 第52-53页 |
4.2 探究排列熵 | 第53-62页 |
4.2.1 有效性验证 | 第53-55页 |
4.2.2 参数的选择 | 第55-57页 |
4.2.3 排列熵对几种不同形式信号的结果 | 第57-62页 |
4.4 排列熵在图像分割提取中的应用 | 第62-65页 |
4.5 排列熵的缺陷与改进 | 第65-66页 |
4.5.1 缺陷 | 第65页 |
4.5.2 WPE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信道编码的不可预测度特性研究与应用初探 | 第67-76页 |
5.1 随机性与信道编码不可预测度的概念 | 第67页 |
5.2 信道编码不可预测度特性与量化 | 第67-73页 |
5.2.1 关于RS码 | 第67-71页 |
5.2.2 关于卷积码 | 第71-73页 |
5.2.3 交织编码 | 第73页 |
5.3 关于信道编码识别 | 第73-75页 |
5.3.1 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状 | 第74页 |
5.3.2 信道编码不可预测度在信道编码识别中的应用探索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