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研究--以上海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9页
        一、现实需求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一、国外研究概述第9页
        二、国内研究成果第9-11页
        三、现有文献总结评价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创新点与不足第13-14页
第二章 税权划分的理论研究第14-17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4页
        一、税权的含义第14页
        二、税权划分第14页
    第二节 政府间财政分权和税收划分理论第14-17页
        一、奥茨的分权理论第14-15页
        二、特里希的“偏好误识”理论第15页
        三、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第15-17页
第三章 中央与上海税权划分现状分析第17-28页
    第一节 我国税权划分的历史沿革第17-21页
        一、建国后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第17页
        二、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第17-20页
        三、1994年之后的税权调整第20-21页
    第二节 以上海为例看我国税收收入划分存在的问题第21-25页
        一、上海地方财力和事权不匹配第21-23页
        二、地方税缺乏主体税种第23页
        三、共享税比例过高第23-24页
        四、税种设置与发展要求不匹配第24-25页
    第三节 税收立法权和征管权划分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一、地方税收立法权缺失第25页
        二、国税与地税征管权限交叉第25-28页
第四章 税权划分的国际借鉴第28-36页
    第一节 单一制国家政府间税权划分第28-30页
        一、单一集权模式——法国第28-29页
        二、单一分权模式——日本第29-30页
    第二节 联邦制国家政府间税权划分第30-32页
        一、联邦分权模式——美国第30页
        二、集权与分权混合模式——德国第30-32页
    第三节 税权划分国际比较的启示第32-36页
        一、税权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二、各级政府均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和主体税种第33页
        三、税权划分改革为履行事权提供财力保障第33-34页
        四、国外主体税种划分的考察第34-36页
第五章 改革税权划分制度的政策建议第36-45页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的总体思路和原则第36-38页
        一、效率、公平和激励相容原则第36页
        二、纵向和横向均衡第36-37页
        三、财力与事权(支出责任)相适应第37-38页
    第二节 税权划分改革的路径选择第38-43页
        一、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制体系第38-39页
        二、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第39-40页
        三、调整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第40-42页
        四、改革的配套措施第42-43页
    第三节 赋予地方适度税收立法权第43-44页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43页
        二、地方税权的约束机制第43-44页
    第四节 完善征管模式第44-45页
        一、建立高效整合的征管力量第44页
        二、加强风险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第44-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信托业转型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下一篇:哈尔滨海关对企业诚信评级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