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装卸机械论文--装载机论文

装载机翻车和落物保护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9页
    1.3 ROPS & FOPS 简介第9-11页
        1.3.1 ROPS 结构及功能第9-11页
        1.3.2 FOPS 结构及功能第11页
    1.4 ROPS & FOPS 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4页
        1.4.1 ROPS & FOPS 的国外研究概况第11-13页
        1.4.2 ROPS & FOPS 的国内研究概况第13-14页
    1.5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翻车和落物保护结构的试验和性能要求第16-27页
    2.1 挠曲极限量的规定第16-18页
        2.1.1 挠曲极限量的定义第16页
        2.1.2 挠曲极限量的定位第16-18页
    2.2 国际标准对翻车保护结构的性能要求第18-24页
        2.2.1 最小侧向承载能力的要求及试验规则第18-21页
        2.2.2 最小能量吸收能力要求及试验规则第21-22页
        2.2.3 垂直承载能力要求及试验规则第22-23页
        2.2.4 纵向承载能力要求及试验规则第23-24页
    2.3 国际标准对落物保护结构的性能要求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装载机 ROPS & FOPS 设计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7-38页
    3.1 装载机 ROPS & FOPS 的设计原则第27-29页
    3.2 装载机 ROPS 的能量吸收控制第29-32页
        3.2.1 装载机 ROPS 的能量设计的概念第29-30页
        3.2.2 应用塑性铰进行能量吸收控制的方法第30-31页
        3.2.3 应用塑性铰孔进行能量吸收控制的方法第31-32页
    3.3 装载机 ROPS & FOPS 结构设计第32-34页
    3.4 ROPS & FOPS 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原则第34-37页
        3.4.1 有限元单元的划分第35页
        3.4.2 ROPS & FOP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装载机 ROPS & FOPS 仿真分析理论及方法第38-48页
    4.1 ROPS & FOPS 的失效过程第38-40页
    4.2 ROPS & FOPS 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第40-45页
        4.2.1 材料非线性分析第40-43页
        4.2.2 几何非线性分析第43-45页
    4.3 FOPS 的冲击问题分析第45-47页
        4.3.1 传统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第45页
        4.3.2 动态冲击分析法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装载机 ROPS & FOPS 有限元分析第48-60页
    5.1 装载机 ROPS 有限元分析第48-55页
        5.1.1 ROPS 的各项指标要求第48页
        5.1.2 ROPS 的侧向承受载荷能力分析第48-50页
        5.1.3 ROPS 的侧向最小能量吸收能力分析第50-52页
        5.1.4 ROPS 的垂直方向承受载荷能力分析第52-53页
        5.1.5 ROPS 的纵向承受载荷能力分析第53-55页
    5.2 装载机 FOPS 的有限元分析第55-58页
        5.2.1 FOPS 的各项指标要求第55页
        5.2.2 FOPS 的动态冲击过程分析第55-56页
        5.2.3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56-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ROPS & FOPS 的性能试验研究第60-72页
    6.1 ROPS & FOPS 的试验过程第60-64页
        6.1.1 试验对象及其所应满足的性能指标第60-61页
        6.1.2 试验的进程第61-62页
        6.1.3 试验方案及设备第62-64页
    6.2 试验结果分析第64-70页
        6.2.1 落物冲击试验结果第64-65页
        6.2.2 侧向加载试验结果第65-67页
        6.2.3 垂直加载试验结果第67-69页
        6.2.4 纵向加载试验结果第69-70页
    6.3 试验结论第70-71页
    6.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7.1 本文结论第72页
    7.2 工作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情况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仓库数字货架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基于重组基因酵母的环境雌激素测定的影响因子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