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物流产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 | 第11-14页 |
1.2.2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综述 | 第18-24页 |
2.1 “第三利润源”理论 | 第18-19页 |
2.2 现代物流业的理论概念及发展 | 第19-20页 |
2.3 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相互影响机理分析 | 第20-22页 |
2.3.1 物流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分析 | 第20-21页 |
2.3.2 产业发展对物流业的正向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2.4 现代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第22-24页 |
2.4.1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调节市场供需 | 第22页 |
2.4.2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 第22-23页 |
2.4.3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就业的贡献 | 第23页 |
2.4.4 经济增长对现代物流产业的贡献 | 第23页 |
2.4.5 经济增长促进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浦北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4-33页 |
3.1 浦北县经济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3.1.1 农业发展情况 | 第24-25页 |
3.1.2 工业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3.1.3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 第26-27页 |
3.2 浦北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2.1 物流公司情况 | 第27-28页 |
3.2.2 物流设施建设 | 第28-29页 |
3.3 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9-31页 |
3.3.1 物流功能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 第29-30页 |
3.3.2 物流设施建设提升经济指标 | 第30-31页 |
3.3.3 经济增长吸引高水平的物流企业进驻 | 第31页 |
3.4 浦北县发展现代物流业需求分析 | 第31-33页 |
3.4.1 第一产业的物流需求 | 第31-32页 |
3.4.2 第二产业的物流需求 | 第32页 |
3.4.3 旅游业的物流需求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浦北县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4.1 浦北县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4.1.1 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识不强 | 第33页 |
4.1.2 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较低 | 第33-34页 |
4.1.3 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 第34页 |
4.1.4 经济总量小 | 第34-36页 |
4.1.5 物流基础差 | 第36页 |
4.2 浦北县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4.2.1 对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 第36-37页 |
4.2.2 物流管理体制还不够明确,行业自律不强 | 第37-38页 |
4.2.3 物流从业人才不多,信息化建设专业性不足 | 第38页 |
4.2.4 投资环境吸引力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 第38-39页 |
4.2.5 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浦北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愿景 | 第40-46页 |
5.1 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 第40-41页 |
5.1.1 发展定位 | 第40页 |
5.1.2 发展思路 | 第40-41页 |
5.1.3 发展目标 | 第41页 |
5.2 加强对物流业的管理 | 第41-42页 |
5.2.1 放开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 | 第41页 |
5.2.2 改革部门间协调机制,化解衔接矛盾 | 第41-42页 |
5.3 统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第42-44页 |
5.3.1 道路设施建设 | 第42页 |
5.3.2 推进现有交通设施综合管理 | 第42-43页 |
5.3.3 仓库建设 | 第43-44页 |
5.4 构建智能化物流信息平台 | 第44页 |
5.4.1 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 第44页 |
5.4.2 对物流运营全程监督管理 | 第44页 |
5.5 构建新常态的物流运营模式 | 第44-46页 |
5.5.1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 第44-45页 |
5.5.2 经济增长极模式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浦北县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46-51页 |
6.1 发挥区位优势 | 第46页 |
6.2 强化商贸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功能 | 第46-48页 |
6.2.1 打造商贸物流服务集聚区 | 第46-47页 |
6.2.2 培育区域物流中心 | 第47-48页 |
6.3 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和综合型物流企业 | 第48-49页 |
6.3.1 引导传统物流企业改造提升档次 | 第49页 |
6.3.2 鼓励生产企业专注发展核心产业 | 第49页 |
6.3.3 加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先进企业和管理经验 | 第49页 |
6.4 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协会规章制度 | 第49-51页 |
6.4.1 物流人才方面 | 第49-50页 |
6.4.2 行业协会方面 | 第50-5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