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其他论文

一种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超声电机概述第14-18页
        1.2.1 超声电机的发展第14-16页
        1.2.2 超声电机的特点第16-17页
        1.2.3 超声电机的分类第17-18页
    1.3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超声电机的应用现状第19-21页
    1.5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理论分析第24-34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夹心式超声换能器理论第24-25页
    2.3 电机定子方案的确定第25-27页
        2.3.1 定子设计原则第25-26页
        2.3.2 定子结构设计第26-27页
    2.4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定子振动特性分析第27-31页
        2.4.1 矩形金属梁的纵振分析第27-28页
        2.4.2 矩形金属梁的弯振分析第28-31页
    2.5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的工作原理第31-33页
        2.5.1 驱动足运动轨迹分析第31-32页
        2.5.2 电机运动机理分析第32-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定子结构设计及有限元仿真第34-53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压电陶瓷的介绍第34-39页
        3.2.1 压电效应和压电陶瓷第34页
        3.2.2 压电陶瓷的弹性特性第34-36页
        3.2.3 压电陶瓷的介电特性第36页
        3.2.4 压电方程及其他参数第36-38页
        3.2.5 压电陶瓷的选择第38-39页
    3.3 有限元的基本概念第39-41页
        3.3.1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第39页
        3.3.2 有限元求解软件第39页
        3.3.3 压电体有限元分析理论第39-41页
    3.4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定子的结构设计第41-51页
        3.4.1 超声电机定子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2-43页
        3.4.2 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第43-48页
        3.4.3 纵弯模态的匹配第48-49页
        3.4.4 驱动足振动特性分析第49-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结构设计第53-64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电机整体方案第53-57页
        4.2.1 节板的设计第54-55页
        4.2.2 电机支撑装置设计第55-56页
        4.2.3 电机的转子组件第56页
        4.2.4 预压力组件设计第56-57页
    4.3 电机壳体有限元分析第57-61页
        4.3.1 电机壳体的静力学分析第57-59页
        4.3.2 电机壳体模态分析第59-61页
    4.4 转子有限元分析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的实验研究第64-70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定子模态测试第64-66页
        5.2.1 定子模态测试系统简介第64-65页
        5.2.2 定子模态测试第65-66页
    5.3 纵弯复合型超声电机的输出特性第66-69页
        5.3.1 实验平台的搭建第66-67页
        5.3.2 不同频率下电机的转速第67页
        5.3.3 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第67-68页
        5.3.4 不同预压力下电机的输出特性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1页
    6.1 全文总结第70页
    6.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融合的风电机组状态监测研究
下一篇:压电能量回收系统接口电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