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风电有功功率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于实际电网的风电集群特性仿真 | 第17-34页 |
2.1 基于PSS/E的甘肃电网仿真网络构建 | 第17-21页 |
2.1.1 基于PSS/E的甘肃电网稳态仿真系统构建 | 第17-19页 |
2.1.2 基于PSS/E的甘肃电网动态仿真系统构建 | 第19-21页 |
2.2 变风速情况下的风电集群特性 | 第21-29页 |
2.2.1 变风速情况下的风电场特性 | 第21-23页 |
2.2.2 变风速情况下的风电集群特性 | 第23-26页 |
2.2.3 风电集群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29页 |
2.3 暂态情况下的风电场特性 | 第29-33页 |
2.3.1 故障失稳情况下的风电场特性 | 第29-31页 |
2.3.2 故障不失稳情况下的风电场特性 | 第31-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电网紧急情况下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控制策略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风电集群有功功率紧急控制方式选择 | 第35-37页 |
3.2.1 常规火电厂有功功率紧急控制 | 第35-36页 |
3.2.2 风电集群有功功率紧急控制的特殊性 | 第36页 |
3.2.3 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措施与时间尺度 | 第36-37页 |
3.3 风电集群紧急有功切除量分配方法 | 第37-42页 |
3.3.1 基于切场组合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分配 | 第37-38页 |
3.3.2 基于风电场当前出力比例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分配 | 第38-39页 |
3.3.3 基于切场与场内切机相结合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分配 | 第39-41页 |
3.3.4 基于风电场累计有功功率切除量排序的风电集群有功功率分配 | 第41-42页 |
3.4 分配方法的评价 | 第42-43页 |
3.4.1 各种分配方法的单项指标比较 | 第42-43页 |
3.4.2 综合评价指标 | 第43页 |
3.5 算例与分析 | 第43-47页 |
3.5.1 仿真算例 | 第44-47页 |
3.5.2 结果分析 | 第47页 |
3.6 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紧急控制研究 | 第49-62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紧急控制原则和控制方式 | 第49-51页 |
4.2.1 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紧急控制原则 | 第49-50页 |
4.2.2 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紧急控制方式及其特点 | 第50-51页 |
4.3 基于快调序列和切机序列的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分配 | 第51-55页 |
4.3.1 各类电源的快调序列和切机序列的确定 | 第51-52页 |
4.3.2 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分配序列 | 第52页 |
4.3.3 基于可调容量和调节速度的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分配 | 第52-54页 |
4.3.4 基于累计有功功率紧急切除量的风光水火集群有功功率分配方法 | 第54-55页 |
4.4 算例与分析 | 第55-61页 |
4.4.1 算例系统 | 第55页 |
4.4.2 仿真算例 | 第55-61页 |
4.5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