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掺杂微胶囊的自修复复合材料在可变温度场下修复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聚合物自修复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10-19页
        1.2.1 力引发自修复材料第10-17页
        1.2.2 热引发自修复材料第17-18页
        1.2.3 光引发自修复材料第18页
        1.2.4 电引发自修复材料第18-19页
    1.3 微胶囊化技术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1 原位聚合技术第19-20页
        1.3.2 界面聚合技术第20-21页
        1.3.3 其他技术方法第21-22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材料体系选择与设计第24-45页
    2.1 原料及仪器设备第24-25页
        2.1.1 实验原料第24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4-25页
    2.2 微胶囊的合成第25-31页
        2.2.1 原材料的选择第25-29页
        2.2.2 微胶囊合成原理及制备第29-31页
    2.3 微胶囊表面改性第31-37页
        2.3.1 表面胺基化微胶囊的制备第31-34页
        2.3.2 碳纳米管的酸化第34页
        2.3.3 微胶囊表面接枝碳纳米管的制备第34-37页
    2.4 交变温度场下可自修复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制备第37-43页
        2.4.1 潜伏性固化剂的选择第37-40页
        2.4.2 固化机理分析第40-42页
        2.4.3 交变温度场下自修复复合材料自修复效率测试试样制备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表面改性微胶囊的性能表征第45-59页
    3.1 脲醛树脂包裹环氧树脂微胶囊性能表征第45-48页
        3.1.1 化学结构分析第45-46页
        3.1.2 表面形貌和壁厚分析第46-47页
        3.1.3 热稳定分析第47-48页
    3.2 胺基化微胶囊性能表征第48-54页
        3.2.1 胺基化微胶囊化学性能分析第48-52页
        3.2.2 胺基化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分析第52-54页
    3.3 改性碳纳米管性能表征第54-56页
        3.3.1 改性碳纳米管化学结构分析第54-56页
        3.3.2 改性碳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分析第56页
    3.4 接枝碳纳米管微胶囊性能表征第56-58页
        3.4.1 接枝碳纳米管微胶囊化学结构分析第56-57页
        3.4.2 接枝碳纳米管微胶囊表面形貌分析第57-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4章 交变温度场下环氧树脂体系的自修复性能第59-68页
    4.1 掺杂不同微胶囊自修复材料静态力学性能分析第59-63页
        4.1.1 常温状态下掺杂不同微胶囊自修复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第59-61页
        4.1.2 低温状态下掺杂不同微胶囊自修复材料静态力学系能第61-63页
    4.2 掺杂不同自修复材料的修复效率分析第63-67页
        4.2.1 常温下掺杂不同微胶囊自修复材料自修复效率第63-65页
        4.2.2 交变温度场下掺杂不同微胶囊自修复材料自修复效率第65-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简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细晶材料的本构建模及其力学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Cu/Mo/Cu层状复合基板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