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治疗左半结肠型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肠黏膜IL-8、NF-κB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25页
    一、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第12-18页
        (一) 对病名的认识第12页
        (二)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2-16页
        (三) 辨证分型及治疗第16-18页
    二、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第18-25页
        (一) 对发病机理的认识第18-20页
        (二) 治疗现状第20-25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5-51页
    一、临床资料第25-29页
        (一) 诊断标准第25-28页
        (二) 纳入标准第28页
        (三) 排除标准第28-29页
    二、临床试验方法第29-34页
        (一) 病例来源及分组第29页
        (二) 病例的剔除第29页
        (三)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第29页
        (四) 病例的终止研究标准第29-30页
        (五) 研究方法第30页
        (六) 观察指标第30-31页
        (七) 疗效判断标准第31-34页
        (八) 统计分析第34页
    三、结果第34-51页
        (一) 实际例数与脱落情况第34页
        (二) 一般资料第34-35页
        (三) 安全性比较第35-36页
        (四) 各症状记分比较第36-43页
        (五) 中医证侯疗效比较第43页
        (六)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第43-44页
        (七) 黏膜病变疗效第44-45页
        (八) 结肠黏膜组织中IL-8的表达第45-49页
        (九) 结肠黏膜组织中NF-κBmRNA的表达第49-51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51-55页
    (一) 湿、热、瘀、毒为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第51页
    (二) 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当治以清热化湿,祛瘀解毒,敛疮生肌第51-52页
    (三) 中药保留灌肠的可行性及优势第52页
    (四)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肠方的配伍组成分析第52-53页
    (五)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探讨第53-54页
    (六) 不足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虫草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脂代谢、性激素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