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赤泥的产生、性质和危害 | 第12-15页 |
1.1.1 赤泥的产生 | 第12-14页 |
1.1.2 赤泥的性质 | 第14页 |
1.1.3 赤泥的危害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赤泥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赤泥在建材领域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2 赤泥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第17页 |
1.2.3 赤泥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 第17-20页 |
1.3 国内外赤泥有价金属回收的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1.3.1 赤泥中稀有稀土金属的回收 | 第20-21页 |
1.3.2 赤泥中稀有难熔金属的回收 | 第21-22页 |
1.3.3 赤泥中铁的回收 | 第22-24页 |
1.3.4 赤泥中铝的回收 | 第24-2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26-27页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过程 | 第28-36页 |
2.1 试验原料 | 第28-31页 |
2.1.1 广西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成分 | 第28页 |
2.1.2 广西平果铝厂赤泥的粒度分布 | 第28-29页 |
2.1.3 广西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组成 | 第29-30页 |
2.1.4 广西平果铝厂赤泥的形貌分析 | 第30-31页 |
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31-32页 |
2.2.1 试验试剂 | 第31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31-32页 |
2.3 试验设计及步骤 | 第32-33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2.3.2 试验步骤 | 第33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33-36页 |
2.4.1 容量法 | 第33-35页 |
2.4.2 XRD检测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广西平果铝厂赤泥硝酸浸出铝的试验研究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3.2.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6-37页 |
3.2.2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3.2.3 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2.4 优化试验 | 第40页 |
3.3 单一变量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3.3.1 单一变量试验设计 | 第41页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3.4 浸出模型研究 | 第45-47页 |
3.4.1 模型选出 | 第45-46页 |
3.4.2 试验数据拟合 | 第46-47页 |
3.4.3 模型验证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广西平果铝厂赤泥盐酸浸出铁的试验研究 | 第50-6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4.2.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0-51页 |
4.2.2 正交试验结果 | 第51-52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2.4 优化试验 | 第54页 |
4.3 单一变量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4.3.1 单一变量试验设计 | 第55页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4.4 浸出模型研究 | 第59-61页 |
4.4.1 模型选出 | 第59页 |
4.4.2 试验数据拟合 | 第59-60页 |
4.4.3 模型验证 | 第60-61页 |
4.5 两段酸浸广西平果铝厂赤泥中铝和铁的试验研究 | 第61-66页 |
4.5.1 二段酸浸试验研究 | 第61-63页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4页 |
4.5.3 两段浸出原理探讨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