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中蒙关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历史上的中蒙关系 | 第15-20页 |
第一节 1911-1949 年的中蒙关系 | 第15-17页 |
一、 国民政府与蒙古的外交关系 | 第15-16页 |
二、 建交后两国关系的发展 | 第16-17页 |
第二节 1949 年-60 年代末的中蒙关系 | 第17-18页 |
一、 建国初期的中蒙关系 | 第17页 |
二、 60 年代后的中蒙关系 | 第17-18页 |
第三节 70 年代 80 年代末的中蒙关系 | 第18-19页 |
一、 70 年代的中蒙关系 | 第18页 |
二、 80 年代的中蒙关系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冷战后中蒙关系发展的新阶段 | 第20-34页 |
第一节 政治关系 | 第20-24页 |
一、 冷战后中蒙两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第20-22页 |
二、 两国外交关系的新阶段 | 第22-24页 |
第二节 经济关系 | 第24-30页 |
一、 冷战后中蒙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 第24-28页 |
二、 冷战后的中蒙经济关系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文化交流与合作 | 第30-33页 |
一、 中蒙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 | 第30-31页 |
二、 中蒙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特点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冷战后中蒙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积极因素 | 第34-37页 |
一、 政治因素 | 第34-35页 |
二、 经济因素 | 第35-37页 |
三、 文化因素 | 第37页 |
第二节 制约因素 | 第37-40页 |
一、 俄罗斯因素 | 第38-39页 |
二、 美国因素 | 第39页 |
三、 日本因素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中蒙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加强两国政府之间的交往 | 第42-43页 |
一、 加强中蒙两国中央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42页 |
二、 加强中蒙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开展健康稳定的经济合作 | 第43-45页 |
一、 积极推动贸易合作 | 第43-44页 |
二、 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 | 第45-47页 |
一、 开展文化艺术交流 | 第45-46页 |
二、 推动教育交流 | 第46页 |
三、 促进旅游交流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