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30页 |
2.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与内涵 | 第18页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恢复生态学的内涵 | 第18页 |
2.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2.2.1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城市污染治理的案例 | 第18-19页 |
2.2.2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案例 | 第19-22页 |
2.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2.4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经验启示 | 第23-25页 |
2.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介绍 | 第25-26页 |
2.3.1 指数评价模型 | 第25页 |
2.3.2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5页 |
2.3.3 环境质量分级聚类模型 | 第25-26页 |
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动态 | 第26-27页 |
2.4.1 概述 | 第26-27页 |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动态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3 宁海县地表水环境质量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 第30-42页 |
3.1 宁海县国民经济状况统计(1998-2012 年) | 第30-31页 |
3.2 宁海县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1998-2012 年) | 第31-36页 |
3.2.1 宁海县地表水水质状况(1998-2012 年) | 第31-35页 |
3.2.2 宁海县地表水环境综合污染指数(1998-2012 年) | 第35-36页 |
3.3 宁海县地表水环境质量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 第36-38页 |
3.4 宁海县颜公河水环境质量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宁海县颜公河生态修复设计 | 第42-61页 |
4.1 颜公河生态质量现状 | 第42-48页 |
4.1.1 颜公河污染现状 | 第42-47页 |
4.1.2 颜公河的主要环境问题 | 第47-48页 |
4.2 颜公河生态修复目标和原则 | 第48-49页 |
4.3 颜公河生态修复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49-56页 |
4.3.1 颜公河生态修复基本思路 | 第49-54页 |
4.3.2 颜公河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 第54-56页 |
4.4 颜公河生态修复设计预算 | 第56-58页 |
4.4.1 中心城区段治理及运行费用估算 | 第56-58页 |
4.4.2 颜公河生态修复费用总估算 | 第58页 |
4.5 颜公河生态修复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 | 第58-60页 |
4.5.1 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 | 第58-59页 |
4.5.2 提升监管能力,切实强化执法 | 第59页 |
4.5.3 夯实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 | 第59页 |
4.5.4 促进公众参与,开展舆论监督 | 第59-60页 |
4.5.5 部门分工的建议 | 第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宁海县颜公河生态修复设计合理性分析 | 第61-63页 |
5.1 生态修复目标合理性分析 | 第61页 |
5.2 生态修复经济合理性分析 | 第61-62页 |
5.3 生态修复手段合理性分析 | 第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A 1998-2012 年宁海县主要地表水5 项指标统计 | 第65-73页 |
附录B 1998-2012 年宁海县主要地表水各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汇总 | 第73-81页 |
附录C 宁海县颜公河生态修复设计效果图 | 第81-8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