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象泰康内部控制改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医药连锁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及其特点 | 第18-23页 |
2.1 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 第18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页 |
2.1.2 “三论”基础上的管理方法论 | 第18页 |
2.2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理论 | 第18-19页 |
2.3 医药行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 第19-23页 |
2.3.1 医药连锁行业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2.3.2 行业发展特点 | 第20-21页 |
2.3.3 医药连锁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 第21-23页 |
第3章 金象泰康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 第23-36页 |
3.1 金象泰康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金象泰康的发展历程 | 第23页 |
3.1.2 金象泰康的主营业务 | 第23-24页 |
3.1.3 金象泰康的主要经营模式 | 第24页 |
3.2 金象泰康控制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3.2.1 组织架构 | 第24-25页 |
3.2.2 发展战略 | 第25页 |
3.2.3 人力资源 | 第25-26页 |
3.2.4 社会责任 | 第26-27页 |
3.2.5 企业文化 | 第27页 |
3.3 金象泰康风险评估 | 第27-28页 |
3.3.1 市场风险 | 第27页 |
3.3.2 新增直营店的管理风险 | 第27-28页 |
3.3.3 政策风险 | 第28页 |
3.4 金象泰康控制活动分析 | 第28-33页 |
3.4.1 销售与收款控制 | 第28-29页 |
3.4.2 采购和物流配送控制 | 第29-30页 |
3.4.3 库存管理控制 | 第30-32页 |
3.4.4 预算管理控制 | 第32-33页 |
3.4.5 担保管理控制 | 第33页 |
3.5 金象泰康内部信息与沟通分析 | 第33-34页 |
3.5.1 信息系统 | 第33-34页 |
3.5.2 举报与投诉 | 第34页 |
3.6 金象泰康内部监督分析 | 第34-36页 |
3.6.1 监事会 | 第34页 |
3.6.2 审计委员会 | 第34-35页 |
3.6.3 审计部 | 第35-36页 |
第4章 金象泰康内部控制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 第36-50页 |
4.1 金象泰康内部控制的问题 | 第36-42页 |
4.1.1 发展战略不清晰明确 | 第36-38页 |
4.1.2 缺乏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 第38-39页 |
4.1.3 经营控制活动落实不到位 | 第39-41页 |
4.1.4 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 第41页 |
4.1.5 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督 | 第41-42页 |
4.2 金象泰康内部控制改进建议 | 第42-48页 |
4.2.1 完善组织结构和战略宣传工作 | 第42-44页 |
4.2.2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 第44页 |
4.2.3 健全经营环节的控制程序 | 第44-47页 |
4.2.4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 第47-48页 |
4.2.5 促进内部监督活动 | 第48页 |
4.3 内部控制预计取得的效果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3页 |
1.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0-51页 |
2.文章创新点和主要贡献 | 第51-52页 |
3.局限性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一 金象泰康内部控制问卷调查 | 第56-58页 |
附录二 金象泰康内部控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