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6页 |
1.1 染色质的高级结构层次 | 第9-17页 |
1.2 影响染色质高级结构的表观遗传因素 | 第17-21页 |
1.3 研究染色质高级结构的方法 | 第21-25页 |
1.4 总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6-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5-46页 |
3.1 改进MNase-seq,建立GST-MNase-seq技术 | 第35-36页 |
3.2 GST-MNase-seq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 第36页 |
3.3 GST-MNase-seq描绘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变化图谱 | 第36-38页 |
3.4 GST-MNase-seq定位的染色质可接近区域在基因组上的分布特征 | 第38-39页 |
3.5 GST-MNase-Seq短时间染色质可接近区域与RNApolymeraseII相关性更高 | 第39-40页 |
3.6 转录活跃基因GST-MNase-Seq染色质可接近性信号富集更高 | 第40-41页 |
3.7 转录活跃基因MACC的变化特征 | 第41-42页 |
3.8 染色质可接近性信号与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 第42-43页 |
3.9 MNase可接近性区域在各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信号富集 | 第43-4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6-48页 |
全文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0页 |
文献综述 开放染色质区域定位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6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